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日报

从武汉出发,抵欧亚120城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5日17:12 来源: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洁

11月14日,武汉市东西湖区吴家山中铁联集武汉中心站,4条长1050米的装卸线旁,集装箱整齐排列,将在这里完成吊装,发往欧洲。

“今年10月又增加一趟中欧图定班列(纳入全国列车运行图并固定运行的列车),班列频次增至每周8趟,形成常态化、规模化货运模式。”武铁汉西车务段吴家山车站站长王有能说。

中欧班列(武汉)从中铁联集武汉中心站出发,驶向欧洲。(受访单位通讯员供图)

2012年武汉首开中欧班列,是全国最早一批开行中欧班列的城市。开行十多年间,中欧班列(武汉)发运量逐年增加,多式联运模式也在不断探索中。

不久前,一批来自江苏太仓的货物,经长江水运抵达武汉阳逻港。在阳逻港完成卸船作业后,搭载中欧班列(武汉),从武汉香炉山站出发,驶往俄罗斯莫斯科。

香炉山站作为中欧班列(武汉)第二始发站,实现了与班列系统的无缝衔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货物可通过“阳逻港—中欧班列”这一铁水联运路径高效输往欧洲与中亚,同时欧洲、中亚地区的回程货物也可经阳逻港“铁水联运”分拨至我国东部沿海,构建起一条双向畅通的国际物流大通道。这种“中欧班列+江海直航”的高效联动,可使全程运输时间缩短约7天,有效降低企业综合物流成本。

中欧班列(武汉)从香炉山站出发,驶向俄罗斯。受访单位供图

今年以来,湖北已开通“城厢—武汉—日本/韩国”国际铁水联运通道,中欧班列(武汉)至波季的跨里海“铁—海—铁”国际物流通道等,不断拓展多式联运服务。依托武汉独特的区位优势,“欧洲—武汉—日本”“韩国—武汉—欧洲”等多条国际中转运输通道受到客户青睐。

为提升运输效率,湖北今年推出铁水联运“一单制”运营模式。货主只需一次性办理手续、结算费用,就可享受运输、储存、装卸等全过程物流服务,省去与铁路、航运等多家单位逐一沟通、换装等环节。据介绍,较传统铁水联运,“一单制”运输时效提升约30%,物流成本降低约20%。

个性化运输模式也在持续涌现。今年10月,中欧班列(武汉)首次采用跨境电商出口“9610”模式,满载沙发套、被子等电商货物驶向西班牙马德里。

“9610”模式主要服务于跨境电商中B2C(企业对消费者)类型的小包裹、多品名、高频次订单。境外消费者在电商平台下单后,商品经海关监管放行,即可通过班列直接送达。此前,中欧班列(武汉)已结合市场需求,推动跨境电商货物通过“9710”(跨境电商企业对企业直接出口)和“9810”(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模式出口欧洲。

截至目前,中欧班列(武汉)国际线路已增至59条,线路网络已覆盖欧亚40个国家、120座城市,连续两年开行量超千列,持续拓宽“武汉造”“湖北造”“中国造”走向世界的出海新通道。

【责任编辑:李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