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武汉快讯

名城名校 科产融合 共建中部崛起战略支点——华中科技大学第十七届企业家大会在汉举行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6日12:56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覃墨添 唐强)名校名城,携手同行。11月15日,由武汉市人民政府、华中科技大学联合指导,华中科技大学校友总会、华中科技大学企业家协会、华中科技大学创业投融资协会共同主办的华中科技大学第十七届企业家(武汉)大会在武汉成功举办。大会以“携手推进科产深度融合,共建中部崛起科创支点”为主题,全球华科大校友企业家、院士学者、政府代表及师生校友约1500人共赴盛会,汇聚了新一批优质项目、高端人才和创新要素,为武汉支点建设拓出新赛道、集聚新动能。

同频共振 擘画校企合作蓝图

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市长盛阅春在致辞中强调,武汉与华科大是名城与名校合作的典范,华科大校友是武汉重要的战略资源,希望与华科大及广大校友携手共进,共同打造创新策源新高地、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参与城市更新新实践,续写名城名校合作新篇,力争武汉在全国重点城市经济总量中排名前五。

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刘波表示,校友与母校同频共振,凝聚起携手前行的奋进力量,校友企业与地方同心协力,开启协同发展的生动实践。期待广大校友企业家以此为契机,与武汉、与母校携手共进,力争华科大在全国高校中排名前五,共同打造政校企互融共建的新典范。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表示,学校始终锚定“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与光谷共生共强,共同书写了从首倡“中国光谷”到携手打造“世界光谷”的奋斗篇章。未来将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实现关键技术突破与成果高效转化。

华中科技大学企业家协会会长、物美科技集团CEO张斌在致辞中介绍,本届企业家大会是汇聚政校企三方力量、响应国家战略的重要平台。广大校友应聚焦新质生产力,投身前沿科技领域,将“校友经济”升级为“创新共同体”,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华科担当。

佳音频传 企业家递上投资武汉“信任票”

大会现场,36个校友企业投资及合作项目签约,总金额达150亿元,重点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大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飞瓴光电产业园项目、至驱动力新能源电控泵阀研发制造项目等一批高能级项目落地,凸显“光谷”“车谷”“星谷”等产业集聚效应,为武汉新质生产力发展和“五个中心”建设提供硬核支撑。

同期,华中科技大学企业家协会AI分会正式成立,旨在搭建人工智能领域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推动AI赋能制造业升级、生物医药创新等场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周云杰现场介绍,海尔集团正依托全球研发平台推动AI技术全流程融合,以场景驱动破解产业痛点,为武汉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范式提供重要经验。将积极探索“科技长在产业里”的实践路径,构建开放创新的良好生态。

华科校友、多家高科技企业创始人黄立展示了硬核科技领域的突破,红外芯片实现完全自主,脑机接口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基于这些技术积累,正积极布局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赛道,为武汉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增添动能。

华业天成资本创始合伙人孙业林分享了“从细分领域切入,创造差异化价值”的成功投资逻辑,表示将基于多年对校友企业的投资实践,将持续关注具备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前景的优质项目,为武汉乃至中国科技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名城+名校”双向奔赴 助力武汉支点建设启新章

当前,武汉市正研究谋划“十五五”时期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全力打造“五个中心”,努力建设现代化大武汉。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企业家、高校科研人员们牢记嘱托、奋力拼搏,推动一项项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加速走向生产线、融入产业链,在关键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新突破。

在汉高校作为武汉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源源不断地为武汉的科创高地建设注入强劲动能,贡献着智慧与力量。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例,自建校以来,学校累计培养80余万毕业生,30余万留在武汉创新创业,10万校友扎根光谷。高德红外黄立、华工科技马新强等一大批校友企业家成为引领城市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近年来,华科大全面构建高能级科研平台体系,已建成32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全面覆盖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突破和产业化项目孵化。持续深化与华为、烽火科技、长江存储等龙头企业的合作。2021年以来,在光谷转化的卡脖子技术中,华科大占比7成,成果转化金额达2亿元。

本届大会的成功举办,是名城与名校双向赋能、未来产业与前沿科技战略链接的生动实践。武汉与华科大将持续强化“创新合伙人”关系,围绕国家所需、地方所向、高校所能,共同打造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策源地和未来产业孵化区。

展望未来,武汉市将进一步加深与在汉高校、在外武汉高校校友会、校友企业家协会的互通合作,携手广大校友企业家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在服务中部崛起、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挺膺担当、勇毅前行,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艾凌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