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武汉第十九届教师五项技能竞赛落幕,五学段各诞生一位新“状元” 看,“特等奖”是这样炼成的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8日07:22 来源: 楚天都市报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张屏 肖杨 张静娴 张裕 通讯员 董明 李亚丽 许莹 董莹 实习生 刘心怡

11月13日,武汉市教育局通报了武汉市第十九届教师五项技能竞赛结果:特等奖(状元)5名,一等奖9名,二等奖36名,三等奖115名。

此次竞赛以“弘扬教育家精神 争做新时代‘大先生’”为主题,武汉市共3万余名中青年教师参与大比武,历经教学设计、教学演示、教学反思、综合展示、案例分析五大项目比拼。市级决赛分为高校、中职、中学、小学、幼儿园5个组别进行,每组的“状元”将被授予“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

大赛首位

00后“状元”诞生

学生说课有意思

才算过了关

英语教师

上好了体育课

特教老师

练坏10把扇子

39岁状元

为激励学生参赛

此次大赛诞生了首位00后“状元”:获幼儿园组特等奖的青山区第二幼儿园教师郑淇文。

“园里、区里给了我们年轻教师很多成长机会。园里为我组建了备赛团队,区里的专家也手把手指导我,我觉得自己的收获太多太多。”郑淇文说,2020年她成为一名幼师,2023年考入青山区第二幼儿园后,就开始被鼓励参加园内比赛,2024年又被推荐参加青山区教师五项技能竞赛。

对年轻的郑淇文来说,半年的备赛过程尤为艰辛,她需要准备幼儿园全学段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大领域课程,磨课常磨到“心态崩溃”,但一节节试讲课上下来,她更能理解幼儿教育能如何点燃孩子,使他们在玩中学、做中悟。“区赛时我抽到了数学启蒙课,当时我设计的是‘超市购物大闯关’游戏,让幼儿在‘买糖果、称水果’的角色扮演中理解数的分解与组合;市赛时我抽到了中班科学活动‘去有风的地方’,我设计了一系列流程,让孩子们知道,虽然我们看不见风,但可以用风来发电,闻到风带来的香味,听到风吹动风铃的声音。”她说。

“得奖很开心,每天被孩子们喜欢很开心。”郑淇文说,她喜欢幼师工作,现在她仍很缺乏一线工作经验,接下来她要继续深耕课堂,上好课。

青山区第二幼儿园园长桂辉介绍,郑淇文虽然年轻,但特别热爱幼儿教育,活力满满,很能感染人。“她多次参与省、市级送教及教学展示活动,曾在十堰市骨干教师跟岗研修培训班(国培项目)中分享‘游戏化教学实操策略’;是青山区‘大先生’演说的‘风采达人’,还是做课题研究的科研新锐,未来可期。”

29岁的武汉市青山区红钢城小学数学教师肖瑶此次获得小学组状元,她的秘诀是“学生说课有意思了,这堂课才算过关”。

肖瑶介绍,今年四月备赛启动后,她重新梳理了小学阶段数学知识体系,每天都为打磨好每一堂课做准备。“五项技能竞赛的教学设计环节,要求从小学数学教材整本书中随机抽内容,抽签后仅2小时准备PPT和教案,很考验老师的知识储备、学情把控与应变能力。我的解法是,不做简单解读,而要为每个单元找到能激发孩子兴趣的独特教学切入点。”她说。

深耕小学数学教育多年,肖瑶深知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抽象思维尚在发展,唯有让数学课堂贴近生活、充满趣味,才能真正激发学习热情。所以,在“百分数的应用”课堂上,她会模拟超市促销场景,让学生扮演售货员与顾客,在计算折扣、满减中掌握知识点;还会依据不同知识点特点,设计多样互动环节,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易懂,大幅提升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每次模拟试讲,她也会邀请不同的老师和几名学生当“听众”,模拟竞赛场景完整讲授,结束后逐字逐句收集反馈。

渐渐的,她的课堂不仅知识点传递更精准,还多了能打动孩子的亲切感,学生说的“现在觉得这节课有意思了”,成了她的过关标准。

“小学阶段是孩子数学思维启蒙的关键时期,未来,我会继续深耕课堂,探索更多贴近学生认知、激发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用专业与热爱搭建通往数学世界的桥梁,帮助孩子们在小学阶段就爱上数学,为后续学习与成长筑牢根基。”肖瑶说。

武汉市第十五中学英语教师巩慧捷此次获中学组状元。从教五年的她,此次抽到的题目是高中英语《体育与健康》单元的阅读课,需全英文授课,她巧妙融入武昌区“体育C位”的区域理念,为这堂课设计出五个清晰的教学亮点。

她从“猜测游戏”导入,用关键词加肢体语言激发学生兴趣;接着带领学生从郎平、乔丹的案例中挖掘“永不言弃”“团队协作”等体育精神;再通过体育视角,引导学生对比学习其中蕴含的中西方文化的异同;读后环节,她设计“我心中的传奇人物”分享活动,将视野拓展至科学、文学等多领域;最后,她回看武汉长江文化艺术节,将“城市精神”比喻为另一种传奇。

“我一直认为,教英语不仅要让学生学英语,还要引导他们思考文化、理解精神,这才是完整的教育。”巩慧捷说,教学不应是重复劳动,而是极具创造性的工作,她喜欢上课,会随时根据学生的反应调整教学策略,体味师生共同创造、成长的幸福。“像我最近上‘读后续写’专题课,一开始,我采用‘先输入再输出’的方式,先讲单词句型再练习,学生参与度低,课堂沉闷;之后我改为‘边输出边输入’,从学生已背句子入手,边讲边拓展,课堂气氛就明显活跃。”

巩慧捷也是一名深受学生喜爱的班主任,她的做法是抓班级学风,通过制定明确的班级规章制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等方式,促进全班学生的共同进步。“这比抓问题学生效果更好。当教育从‘救火’变成‘播种’,慌乱自然会让位于笃定。”她说。

中职组状元,是来自武汉市第二聋哑学校的教师李桢。这位特殊教育界的明星教师,曾带领学生斩获世界冠军,所编排的节目曾亮相央视春晚和冬残奥会开幕式,获奖后他的感受是,这场比赛是他见过最难的,也是收获最多的。

李桢介绍,此次赛事周期横跨近10个月,从洪山区选拔到武汉市决赛,一级级筛选如同“升级打怪”。仅第一阶段的教学设计环节,他就需要熟练掌握三个单元共90多节课的内容,涵盖古典舞、声乐、武术、戏曲等多个领域。

期间,为了应对未知的授课需求,原本教舞蹈的他从零学起扇子功,为了让动作形成肌肉记忆,他每天在办公室练习,光扇子就练坏了10把。为了更好地呈现岳飞的形象,他在办公室也穿上厚底靴,从最刚开始时的频繁崴脚,到后来的“像长在脚上一样”。暑假,他专门练习钢笔字和黑板字,弥补舞蹈学科缺乏板书训练的短板。

李桢甚至还练好了针线活。原来,他准备的舞蹈课要展示不同人物形象,为不耽误上课时间,他亲手改造复杂戏服,把它们都改成了一扣即穿的样式。

4分钟的才艺展示环节,李桢则拿来呈现自己的教育理念。伴着京剧节奏,他以岳飞形象手持长枪登场,武戏表演刚劲有力。突然长枪落地,静音环境瞬间模拟出听障孩子的感知世界,随后他缓缓捡起长枪:“我们听不到但可以看得到,我和孩子们一起研究出了手语朗诵,对!看朗诵!”在背景音乐中,他用手语演绎《满江红》的抑扬顿挫……

李桢说,未来他会带着备赛时的韧劲与新悟到的教育思路,继续做孩子们的“舞蹈哥哥”,帮听障孩子们搭建起通往广阔世界的桥梁。

39岁的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教师张聪此次夺得高校组状元。作为省级精品课程“摄影摄像技术”负责人、多部教材主编、全国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张聪此次仍投入极大热情参赛,她说,她的学生常有赛事,孩子今年也有关键比赛,她决心以身作则,激励他们不惧挑战,全力以赴。

从6月到9月,张聪备好了《摄影摄像基础》的62节课,也准备好了一车教具,里面有摄影灯、石膏像、绒花、皮影、热干面、九三阅兵照片……“我这门课要教学生美学、设计、摄影摄像实操等,还有明显武汉元素,理论跟实践的配比是1:2,授课应有大视野、巧设计,做到纵横捭阖,行云流水。”张聪介绍,这次她抽到了“构图中的均衡”一节,20分钟教学演示时,她以“合影时怎么站”这个常见问题开场,讲清构图的意义在于有序,再分析九三阅兵照片,介绍如何实现画面的均衡,接着借用一句唐诗“半江瑟瑟半江红”,让大家思考如何构图和配色更能让这个意象在展示时更均衡,并引入AI来对图片进行评分。

不止是这节课,张聪准备的62节课中都有各种巧思。“很多点子都是学生、家人给我的。我不断在学校和家里试课,观察他们的反应,把他们感兴趣的设计融入教学。”她说。

张聪介绍,备赛期间,学校教学研究院的专家们对她全部教学设计内容进行了一对一指导,帮她厘清了活动、课程的融入衔接逻辑,“以前凭经验多,现在理论更扎实,今后能走得更稳。”她也在着手将比赛中的收获落实到课堂,如将拍摄非遗作品作为课程中的活动专题。

【责任编辑:周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