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日报

年度特别策划 创新特别呈现 ——湖北日报全媒报道《向总书记“晒”我家的幸福账》以微观见宏观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8日07:52 来源: 湖北日报

2025年10月20日1版

□ 湖北日报全媒报道组

一个红边账本,列出一个家庭这5年可喜变化的条目;一张温馨照片,定格一个家庭这5年幸福生活的剪影。8个家庭,8本民生账、幸福账,折射“十四五”期间,亿万个家庭的亿万本幸福账。

回望“十四五”成就,擘画“十五五”蓝图。湖北日报解放思想,创新形式,于10月20日浓墨重彩地推出全媒报道《向总书记“晒”我家的幸福账》,包括1版通讯及评论的重磅组合、4个整版特别报道、新媒体图文混排产品及多形式微传播等,呈现习近平总书记5年来走访过的群众家庭“晒”出幸福账,让“十四五”期间的发展变化可知、可感、可信。

这组全媒报道,是湖北日报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召开之际,创新推出的重大主题报道;以总书记走访、激励人民群众奋斗“十四五”、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为叙事逻辑,以家庭账本的小切口,感悟领袖的人民情怀,折射“十四五”期间的大成就;以特别策划、特别呈现,献礼伟大祖国走过的这5年。

视野更大放眼全国 切口更小贴近群众

重大主题报道创新策划

“十四五”期间,中国式现代化硕果累累,怎样生动展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站在中部,放眼全国,提升站位,扩大视野,湖北日报编辑部思考谋划,循着总书记5年来考察基层的足迹,寻访曾被总书记亲切探望过的家庭,感悟领袖的人民情怀;通过家庭账本这个小切口,记录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反映“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开创性进展、突破性变革、历史性成就。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牵动亿万家庭,是念兹在兹的民生关切,是总书记最深沉的牵挂。幸福账的背后是党和政府的关怀。人民的获得感,是对“十四五”发展成就最好的检验。因此,对“十四五”成就这个大主题而言,从家庭的角度来反映成就,是小切口;对家庭而言,账本又是一个更小的切口。切口越小,读者、网友就越可感可知、就越接地气。

汉族、藏族、苗族,北部、中部、西部,农村、城市、山乡……多民族、多地区、多路径,家庭账本的分布越广,就越具有样本的广泛性、代表性、普遍性,就越贴近群众,就越能以小切口折射大主题、以微观见宏观。从湖北到各省区市,全媒报道组从总书记5年来走访过的家庭中,精心选取了8个有代表性的家庭。

追寻五年温暖足迹 感受殷殷为民情怀

践行“四力”跋涉辽阔大地

从湖北的江汉平原,到贵州的乌蒙山腹地;从青海的草原山岗,到辽宁的山村“天池”;从山西的太岳山腹地,到西藏的尼洋河畔;从天津的“京津蔬菜第一村”,到辽宁的老旧小区,金秋时节,湖北日报派出8名记者,分赴总书记“十四五”期间走访过的8个群众家庭。

这8个家庭分布在全国7个省区市。总书记心中始终装着人民,跋山涉水深入群众家中,不少群众家庭地处农村地区、偏远山区。8名记者沿着总书记的足迹采访,倍感亲切;感悟总书记的为民情怀,倍感温暖。全媒报道组践行“四力”,跋涉祖国的辽阔大地;深入调查研究,呈现“国之大者”落于“民之关切”。

行前,记者们做了充分准备,搜集多篇考察报道,掌握8个家庭的基本情况,了解考察时的细节、场景、对话等;研读相关讲话精神,找到采访的切入点,拟定详细采访提纲;携带全媒体采访设备,有的记者将运动相机装入行囊。

依据策划方案,记者们注重挖掘这8个家庭“十四五”期间的变化,详细了解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家庭成员的工作、学习、住房、养老、医疗等情况,以及家庭所在小区、社区、村寨、城市等的相关情况。从个人到家庭再到国家,从微观到中观再到宏观,市情、省情、国情,8个家庭,就是8个以小见大、真实反映“十四五”成就的鲜活样本,还是横跨乡村振兴、产业升级、生态文明、文化建设、教育发展、民生保障、精神文明、社会治理等多个剖面的观察切面。

雪域霞光书声清朗 草原山岗鱼鸟天堂

一墙奖状的梦想与跑道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巴宜区林芝镇嘎拉村达瓦坚参家庭、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果洛藏贡麻村藏族牧民索南才让家庭,是总书记2021年走访过的藏族群众家庭。

赴西藏、青海的两名记者,克服高原反应、天气寒冷等困难,展开采访。记者杨宏斌于9月30日清晨6点从武汉出发,只身前往西藏,跨越2800多公里,于10月2日到达达瓦坚参家。聆听达瓦坚参讲述总书记来家里做客时,对群众关心关爱的细节,记者感动不已。客厅墙上的24份奖状,写满达瓦坚参对总书记“一定要把后代培养好”的承诺,记者拍下达瓦坚参展示两个孩子奖状的情景。藏族汉子的脸上,满是自豪与憧憬;金灿灿的奖状,犁出一条梦想跑道(10月20日5版《孩子成绩越来越好 离梦想越来越近》)。

记者周三春乘飞机,转班车,花了一整天时间到达青海省刚察县;次日上午,记者来到索南才让家采访,还采访了村史馆、村镇干部,看了村里的变化;下午,索南才让骑摩托车带记者前往牧场,了解生态建设。作为村里49名生态管护员之一,索南才让牢记总书记的嘱托。走草地,爬山岗,记者用笔记录,用手机录音、录像,用运动相机录下采访全程,拍摄图片、视频素材超过40G(10月20日4版《我守护着“鱼鸟天堂” 也收获了幸福家园》)。

悬崖村寨扶摇展翅 山村“天池”焕发光芒

28道弯里的执着与感念

贵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赵玉学家庭、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明水满族乡祝家沟村王宝维家庭,是总书记2021年、2025年走访过的少数民族群众家庭。

下了贵黔高速后,记者王孝武乘车翻越乌蒙山深处那28道弯,只用了半个小时。记者深入赵玉学家、村委会、旅游码头、美食一条街、苗绣生产车间等多个点位采访。“外出务工也行,在家门口就业更好”,赵玉学家返乡创业做黄粑,是总书记的关心和祝福让他斗志昂扬。乌蒙山脉连绵起伏,见证昔日贫困苗寨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的执着奋斗;乌江源碧波荡漾,感念这条旅游公路让化屋村直通全国,迎来高速发展的新时代(10月20日3版《背靠全国统一大市场 我在家门口走上创业路》)。

大雨落幽燕,记者周寿江从县城出发,驱车约1个小时,来到偏远的辽西小山村——明水满族乡祝家沟村,走进王宝维家暖意融融的农家乐。总书记的关心、关怀激发了村民的奋斗激情,大家打造的东北特色菜成为最受游客欢迎的菜品。王宝维撑起伞,与记者在村中边走边聊。他讲述的去年极端强降雨突袭后的村庄,与记者眼前灾后重建的“祝家新村”恍若隔世。五彩稻田,灌溉“天池”,压弯枝头的苹果、白梨……让记者感到无比震撼(10月20日4版《夜间的蓄水“天池” 像一轮轮小月亮点亮家园》)。

秋雨连绵信心不绝 雪花飘舞暖意升起

一只年馍的祈愿与丰登

山西省霍州市师庄乡冯南垣村师红兵家庭、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长安街道长安小区郎素兰家庭,是总书记2022年、2025年走访过的群众家庭。

10月9日晚,刚到山西,记者曾雅青就见识了凛冽的冷空气;次日一早,沿山路寻到师红兵家。秋雨连绵,但村民都很“淡定”,4年前灾后重建的住房结实又暖和。师红兵回忆起在新房里,总书记和大家一起做年馍的情景。把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产业发扬光大,中国年馍之乡、年馍体验馆、48层“馍塔”,花样年馍诉说着迈向富裕的祈愿、乐享发展的丰登(10月20日5版《非遗美食叫响全国 各地的客人都来了》)。

10月17日,记者王成龙来到四世同堂的郎素兰老人家中。“我们一起把手机里的老照片再‘打卡’一遍吧。”记者的提议让气氛顿时活跃起来,藏于心间的种种记忆频频涌出。越来越利民、便民、安民的小区,让总书记“城市更新要因地制宜,同社区建设结合起来”“更好地关心呵护‘一老一小’”的嘱托走进现实。采访快结束时,空中飘起雪花。看着社区幸福长者食堂里热气腾腾的就餐景象,记者心里升起暖意(10月20日6版《面子、里子都升级 我家的老小区焕新颜》)。

蔬菜长廊产业先锋 绿色农家多彩向往

两个奖杯的温情与美好

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潘家湾镇四邑村熊成龙家庭、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杜洪刚家庭,是总书记2024年走访过的农村家庭。

记者王婧两次赶赴熊成龙家采访。9月30日,采访生产方式变化、就近就地上学、移风易俗等熊成龙家庭亲历并参与的乡村振兴故事。“关键是提高生产力”,总书记在潘家湾镇十里蔬菜长廊的叮嘱,让熊成龙在迷茫时找到方向。熊成龙家的“好婆婆”奖杯、“最美家庭”奖杯,正是深化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的写照,盛满家的温情与美好。10月17日,记者再次来到四邑村,走访村卫生室、幸福食堂、文化活动中心等,寻找最突出的视觉变化点(10月20日3版《从务农到务工 我成了新型农民》)。

记者龚雪乘9月26日下午2点多出发的高铁到天津,后几经辗转,于半夜11点多落脚;次日,驱车40多分钟,来到“京津蔬菜第一村”第六埠村的杜洪刚家。记者随杜洪刚进蔬菜大棚、下玉米地,采访村集体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情况。从灾后重建到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从家庭收入到育儿补贴、养老医疗,总书记时刻记挂着大家的安危冷暖,村民们依靠自己的双手重建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10月20日6版《从育儿到养老 国家想得细 我们过得好》)。

漫画群像写实账本 质朴笑脸触碰心底

八个家庭的关怀与奋斗

8位记者从湖北出发,分赴祖国的大江南北;再将采访到的丰富素材,汇聚到出发地。这是一个跳出本地、放眼全国,扩大视野、聚焦主题的过程。

紧扣幸福账主题,8位记者全方位采访,多点位走访,进一步锤炼“四力”,用脚步丈量民生温度、发展厚度。

8个家庭,8组影像,记者们拍摄下那难忘的场景、质朴的笑容、可爱的脸庞时,不禁想起自己的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亲朋好友。

8个家庭,8篇稿件,每篇都反复推敲不同的侧重点、聚焦点。每篇都配发“记者手记”,分别从乡村振兴、市场经济、生态文明等8个不同的角度衔接家庭与国家、微观与宏观。

湖北日报编辑部提出,特别策划要特别呈现,于10月20日集中推出,形成规模效应。版式设计大胆创新,美编绘制8个家庭栩栩如生的人物漫画,以群像集中展现人民群众的幸福感;绘制幸福账本,每个账本直观列出每个家庭这5年可喜变化的条目。1版通讯《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总书记5年来到过的群众家庭“晒”出幸福账》、评论《最是人民重千钧》与漫画有机整合,通栏呈现,温馨、醒目、有气势。3版至6版,每个版刊发2个家庭的故事,账本、照片成为生动注脚。

湖北日报全媒报道《向总书记“晒”我家的幸福账》,是回顾“十四五”、展望“十五五”的重大主题报道,也是关于关怀与奋斗、美好与希望的小切口报道,以集体智慧创新呈现,实现多样态、多平台传播,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有人情味,具可读性。

从8个家庭到亿万个家庭,幸福账,记于纸笔,藏于心底,存于家国。

(报道组成员: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杨宏斌 王婧 王孝武 周三春 周寿江 曾雅青 龚雪 王成龙)

【责任编辑:周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