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日报

从旅拍到研学 世遗唐崖“潮”起来了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8日07:52 来源: 湖北日报

讲解员正在为参加唐崖土司城址“小导游”研学活动的学生做示范。(湖北日报通讯员 申一惠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鲁腾

通讯员 舒淑

11月14日,世界文化遗产唐崖土司城址内,“荆南雄镇”石牌坊下,5岁的小游客周姝妙身着精心复原的织金云纹土司服饰,在摄影师的引导下侧身仰首。快门轻响间,一张兼具历史厚重感与国潮美学风格的旅拍作品就此定格。

“我们致力于让每张照片都讲述出土司故事,这项体验让游客平均停留时间延长了近两小时。”唐崖土司城址旅游公司营销主管覃亚美介绍,团队深入考据史料,精心复原了百余套融合传统纹样与民族元素的土司服饰。该系列一经推出,便受到年轻游客群体的青睐。

除了旅拍,景区还打造了“梦回唐崖”情景演出与土司巡游互动项目。

在衙署遗址区,演员们身着复原服饰,生动再现“土司理政”场景,其中的升堂问案、颁布政令等细节均严格参照史料。而以“覃鼎出征”为主题的巡游队伍,手持仿制兵器与旌旗,沿“三街十八巷”行进,让游客直观感受土司城的军事文化与历史氛围。

正值恩施州多地中小学秋假期间,作为省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唐崖土司城址适时推出了系列特色研学课程。在模拟考古现场,学生们手持专用工具,认真完成文物清理、碎片拼对、粘接固定等操作步骤,通过亲手实践体会文物保护的严谨与艰辛。

“我们希望让孩子们跳出单向听讲的模式,在动手实践中读懂历史。”覃亚美表示,景区目前已形成多元化的研学体系:学生可通过聆听导师讲解、动手复原城址模型,理解唐崖土司城的人文历史;通过搭建土家吊脚楼,领略“依山就势”的建筑智慧与民俗风情;通过“唐崖勇士出征”闯关游戏,在答题、拼图中了解“改土归流”背景下的城址兴衰。“今年已接待多批研学团队,仅此板块即实现收入80万元。”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的探索远不止于此。

唐崖河畔,文物保护与展示利用项目正加紧推进,预计2026年底全面完工。届时,一座集研究、展示、体验功能于一体的唐崖土司遗址博物馆将拔地而起,配套的游客中心、停车场、廊桥等设施也将同步完善。

“我们的目标是让沉睡六百年的土司文化真正‘活’起来,成为连接历史与当下的文化纽带。”唐崖土司城遗址管理处主任申艳介绍,未来博物馆将运用先进光影技术,结合“中轴线布局”“三街十八巷”的历史格局,重现城址鼎盛时期的恢宏景象。恢复水运功能的唐崖河上,游客可乘船游览,感受昔日“荆南雄镇”舟楫往来、商旅辐辏的繁华。孩子们能在研学工坊学习南剧、体验非遗手工,专家学者则可在研究中心深入挖掘土司制度的历史价值。

【责任编辑:周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