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在崇阳县白霓镇石山村的吊瓜种植基地,加装北斗定位系统的粪肥专用运输车,将养殖场发酵好的粪水运送至吊瓜基地田间储存罐,种植大户夏学军轻轻拧开田间储存罐的阀门,深褐色的有机肥液通过地下管道汩汩流出。
“这可是我们吊瓜的‘营养液’!”夏学军介绍,“以前每年光买肥料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今地里铺设了‘营养管道’,每亩肥料成本能降低约100元!”曾经令人掩鼻的养殖粪污,经过微生物发酵技术处理,成功“变身”为优质液态肥,通过地下管网直达田间。
崇阳县是生猪调出大县,去年畜禽粪尿产生总量高达147万吨,其中,猪粪尿占比87%以上。过去,粪污处理曾是制约当地农业发展的“老大难”。
随着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工作的不断推进,崇阳县聚焦化肥减量与生态绿色目标,创新推出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追溯系统。该系统深度融合北斗定位、水印相机、数据平台等模块,让种养循环全程“可视化、可追溯”。全县83台还田车辆装载北斗定位系统,覆盖率超过95%,如同为粪肥运输安上了“千里眼”,可实时监控运行轨迹与作业时长,实现了对粪肥“收集—处理—运输—还田”全链条的智能化监管。后台管理平台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智能预警与可视化展示,清晰呈现全县养殖场分布、粪肥利用基地、作物施肥规律等关键信息,为科学调配粪肥资源提供了有力支撑。
日前,崇阳县高分通过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数字乡村)验收。该县将绿色种养循环与数字化应用作为突破口,破解“养殖污染与种植缺肥”的结构性矛盾。截至目前,追溯系统已累计记录粪肥还田量超过142万吨,覆盖面积达35.9万亩,形成了超15.7万条完整的还田记录,全县粪污资源化利用率从试点前的65%跃升至90.5%。
(选自 湖北日报客户端崇阳频道 作者 邹辉 池鹏)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