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日报

无人机狩猎被滥用 监管之盾要硬起来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9日07:55 来源: 湖北日报

□ 湖北日报评论员 杜宇慧

给无人机加装箭头,射伤骆驼、盗猎黑山羊、狩猎家猪……今年以来,这样的事件在全国已发生多起。在电商平台上,仅需几十元就能买到一支空投箭头,再搭配热成像设备、重力加持,冷兵器可以“威力倍增”。因为无人机行动快、隐蔽性高,盗猎过程不仅精准,还“来无影去无踪”。

无人机盗猎者为了防止监管,往往选择夜间行动。在高空距离、昏暗光线、操作失误等影响下,存在极大安全隐患。最近在山西吕梁,一名飞手在猎野猪时,空投的箭体就误扎了养殖场里的马匹。试想,如果被错认的目标是人,后果不堪设想。

有矛就应有盾,“监管之盾”要加速完善、加强硬度,真正成为滥用无人机技术的克星。

“监管之盾”的完善,依靠法律不断细化。攻击性改装的适用情形、处罚标准,应该尽快明确。有些地方已率先做出了规定,例如在湖南浏阳9月发布的禁猎通告中,提到禁止使用无人机等飞行器辅助投射标枪或箭支装具来猎捕陆生野生动物,违者将依法给予行政处罚。从全国范围来看,各地的标准都应当尽快统一、明晰起来,让无人机改装有章可循。11月4日,在湖北十堰,相关单位同样是给无人机加装箭头,就依法猎捕野猪,缓解了兽患。只要依法依规、使用得当,这些新技术完全可以服务于人。

“监管之盾”的硬度,依靠技术发展升级。针对“危飞”“黑飞”行为,已经有网捕、诱捕、反制枪等措施,但这些措施,依赖于先发现、再应对。面对无人机改装,需要事中的飞行监控、事后的身份追溯,这些全新要求都呼唤着技术进步。在2025年湘超联赛揭幕战中,赛场就配备了低空防御设备,利用频谱探测,实时扫描、锁定未经报备的无人机。类似做法提供了有益借鉴。

随着无人机运用场景越来越广泛,类似挑战还会不断出现。用好科技赋能,管好滥用走偏,才能让无人机技术飞稳飞远。

【责任编辑:李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