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最新播报

遇见你丨行医36年 “一米医生”守护着2000多名村民的健康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20日08:50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肖九林,今年61岁,是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段屋乡严岗村卫生所的乡村医生。3岁那年,他因病导致身体残疾,成年后,身高仅有90厘米。晃晃悠悠走上百十来米,肖九林的腿就会感到疼痛。然而,36年来,他一直守护着周边2000多名村民的健康。不管刮风下雨,只要乡亲们有需求,肖九林就第一时间提供卫生服务。

作为村里签约的家庭医生,肖九林对2000多名服务对象的健康状况了如指掌,有慢性病的老年群体是他的重点关注对象。

肖九林的诊所就开在自己家中,前厅是爱人黄淑珍操持的小卖部。上门看病拿药的村民,经常和夫妻俩唠家常。拿快递、交医保、咨询政策,肖九林半开玩笑说,他家就是村里的“信息枢纽”。

江西赣州于都县段屋乡严岗村村民 刘玉珍:他对村民很好,随叫随到,特别热情的。你不是来找他看病,有其他事情,问他也会告诉你。

常年在村里行医,肖九林摸索出了不少看病问诊的小窍门,其中,聊天疏导,是他最常用的一招。

肖九林:我讲你不要焦虑,这个药吃下去,能够好。你要走出人生困境,我还干不了农活,还要受人家一点气,我都能够活下去,凭什么你不要阳光一点勇敢一点。讲了以后,第二天他又跑到我这里来聊,说肖医生,你那个药吃得真有效果。不只要医本身的病,还要医患者的“心病”。

坚信读书改变命运 为了梦想咬牙前行

肖九林的成长经历,是一部与命运叫板的抗争史。虽然从小就遭受身体的病痛,但他的心里,始终都有一个医生梦想。为了这个周围人看来难以企及的梦,虽然一路上坎坷挫折不断,肖九林却始终咬牙前行。

肖九林:我爸爸妈妈给我讲,从我三岁一次发烧,全身关节会痛,痛得比较厉害。过了一段时间越来越痛,看起来这个脚的形状好像有点不对劲。

到处求医问药后,肖九林被确诊为“软骨病”,身高长到90厘米时停止了发育。尽管智力发展并未受到影响,但因为肢体残疾,直到9岁,他才进入小学。

肖九林:去了一两天,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好多同龄人、好多学生在学校都围观我,说这里有个“小矮人”,走起路来摆摆动,是不是他家里没吃的,长不高了。有的丢小小的石头,我躲在那里不敢吭声。

周围的闲言碎语、同学的指指点点,让年幼的肖九林深感自卑。是父母的坚持,让他在这条求学路上撑了下来。

肖九林:我就想,一定要努力读书。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我就记住人家跟我讲这种话。

到了中学,肖九林开始住校,虽然周围的冷眼和嘲讽少了,老师同学们的关心多了,但面对日常生活的诸多不便,和同龄人的身体差异,心智逐渐成熟的肖九林,又开始陷入到了自我怀疑之中。

肖九林:我就想,为什么命运对我这样不堪,人家蹦蹦跳跳在学校,我有的时候在学校感到很孤独。为什么命运会导致这样的事在我身上,有时候也会感到很想不开的感觉。老师、班主任也跟我讲,肖九林,你还是要认真读书,到时候我们的社会一定是发展很好。如果你水平高,坐坐办公室,做个会计什么的也可以。我听了老师的话,对学习就越来越认真了。

身体的病痛、内心的挣扎,越发让肖九林认定,只有学习,才能改变命运。从小患病的经历,让他对学医萌生了兴趣。1984年,肖九林开始在乡里的卫生院跟班学医。后来,又到县里的卫生学校深造了三年。25岁那年,肖九林考取了乡村医师资格证,如愿成为一名乡村医生。

肖九林:我讲当医生很好,我要去当医生。因为我看到了当时本地小孩,很多把小病拖成大病,把大病搞成残疾,我看到这个现状,加上自己的病情的折磨,我就想当医生能不能改变本村的现状。

取得行医资格后,肖九林开起了诊所,但几个月时间里,却没有一个患者前来就医。一个年轻的残障医生,想要获得人们的信任,并不容易。肖九林没有气馁,他花了大量时间读书,钻研医术,偶尔有患者上门,他就像照顾家人一样为其诊治。为了拉近和乡亲们的关系,肖九林还常常登门拜访,给大家介绍保健知识。慢慢地,他的名声在十里八乡传开了。

妻子背上的出诊路 同风共雨的夫妻情

由于身体原因,肖九林独立行走仅能支撑百米远,遇到不便来诊所就医的患者,需要肖九林上门诊治,这时,妻子黄淑珍便成了他的双腿。几十年间,黄淑珍背着肖九林翻山越岭,两个人共同守护着2000多人的健康。他们的爱情故事,正是缘于三十多年前,肖九林的一次出诊。

近的地方,黄淑珍陪着走,远的地方,她骑电动车载着肖九林。遇到车无法通行的路,黄淑珍就背起丈夫。30多年来,无论白天黑夜、刮风下雨,只要村民有需要,她都会陪着丈夫出诊。

肖九林说,自己最幸福的事就是遇到了妻子黄淑珍。那是1990年一次出诊时,黄淑珍生病的奶奶,看中了这个做事认真、待人真诚的小伙子。

婚后,黄淑珍成了肖九林最得力的助手。出诊路上,两人走过日出日落,也一起经风淋雨。一次雨夜紧急出诊的经历,让肖九林铭记至今。

肖九林:有一个泥巴路,我手电筒一下没照到,她自己摔到泥巴上,我就压住她,因为我在她背上。她的衣服里边沾着泥巴带着血。我讲我们还是回家,把你伤口先处理一下,她讲不要,我们走了一半多了,还是救人要紧。我当时听了这个话,我感觉我不是医生,她是医生了。

三十多年里,肖九林在妻子的背上,去过了村里的每家每户。夫妻俩还常常到敬老院、养老院免费义诊,跟踪老人们的健康状况。

肖九林:只要我身体健康的前提下,只要病人认可我、需要我,我都会永远地走下去,一直走到我动不了那一天。

主播点评:一把“硬骨气” 撑起向上的力量

肖九林相信知识改变命运,知识也真的改变了他的命运。行医36年,他不仅守护着2000多名村民的健康,还通过适度开药、开平价药,想方设法减轻村民们看病的负担,乡亲们的世界,也在被他的知识影响和改变。为什么奶奶一眼就看中了这个小伙子,为什么妻子愿意风雨无阻地背着他出诊?因为这个矮小的身躯里,住着一个高尚的灵魂。

总说“医者不自医”,但肖九林行医的同时,也在自医,医治身体残疾给他幼年留下的那些心理创痛。每治好一个人,每帮到一个人,都是对自己的莫大鼓舞,让坚持多年的信念更为坚定,让饱经沧桑的内心更为强大。拿自己做例子去疏导别人,这样的肖九林,在我们的心目中,他的内心是伟岸的。命运不会给每个人都分配一具伟岸的身躯,但我们依然可以和肖九林一样,长成自己生活和别人眼中的巨人。

【责任编辑:刘建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