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武汉快讯

【大楚名医科普第十二期】武汉开启“速冻模式”,专家送上“防身秘籍”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20日09:20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黄涛 潘頔 林琳)当北方冷空气裹挟着“魔法攻击”南下,武汉的街头巷尾瞬间从“暖秋模式”切换成“速冻模式”。有人调侃:“这天气,出门不穿羽绒服是对冷空气的‘不尊重’!”然而,气温骤降的威力远不止让人瑟瑟发抖——它正悄悄掀起一场健康领域的“暗战”。本期大楚名医科普,我们邀请呼吸科、心脑血管科专家,揭秘冷空气“突袭”下的高危疾病,并送上“防身秘籍”。

警惕慢阻肺“偷袭”

近期,气温上演“断崖式”大跳水,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量蹭蹭上涨,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扎堆。该科主任余婷医生提醒:冬季慢阻肺防控,得先打破认知“小误区”。

60 岁的尚爹爹,三十多年“烟龄”,平时咳嗽、胸闷,走两步就喘得像拉风箱,晚上还躺不平,却觉得这是“老烟民标配”,一直没正规瞧病。结果气温一降,直接呼吸困难、嘴唇发紫,被紧急送进金银潭医院。一查,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可把家人吓得不轻。

余婷医生解释,冬季是慢阻肺急性加重的“狂欢季”。冷空气像个小调皮,直接刺激气道,让黏液分泌增多,气流受限;再加上冬季流感、肺炎横行,病原体感染很容易就“煽风点火”,让病情恶化。

慢阻肺是我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大户”,早期症状藏得深,不少人以为是感冒,没当回事。可一到寒冷天气,就容易急性发作,严重时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

余婷医生给出冬季防控秘籍:戒烟是“王道”;保暖要做好,口罩围巾安排上;冬春季节赶紧接种流感疫苗,降低感染风险;定期体检、适当锻炼、均衡饮食,提高免疫力。肺功能检查是确诊慢阻肺的“金钥匙”,要是咳嗽加重、痰变多、活动气短,别犹豫,赶紧去医院,别让慢阻肺“钻空子”!

小心“卒中刺客”

秋冬一到,心脑血管疾病就开启了“搞事情”模式,脑卒中更是其中的“头号麻烦精”。大量临床数据无情揭露,七成以上的卒中病例都爱在秋末和冬季凑热闹,它也因此喜提“秋冬季神经科的流行病”称号。

为啥脑卒中这么“偏爱”秋冬季呢?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万跃教授来揭秘啦!气温骤降,人体一受寒,交感神经就兴奋得“手舞足蹈”,毛细血管也跟着收缩,心脑负担加重,血压蹭蹭往上涨,脑部缺血缺氧,血栓就趁机“安营扎寨”了;气候干燥,身体缺水,血液变得黏稠,血流速度慢得像蜗牛,缺血性脑卒中就容易找上门;老年人身体调节能力差,面对环境变化就像“小脆皮”,更容易被脑卒中“盯上”。

万跃表示,预防脑卒中有“健康四大基石”护体:吃好喝好、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态平和。40岁以上人群要去做脑血管病筛查,高危人群还得进一步做颈动脉超声等检查。老年人秋冬要裹紧小棉袄,控制好基础疾病。

要是身边有人突发脑卒中,万跃说,让患者安静躺着,赶紧拨打急救电话,送去有卒中救治能力的医院,发病4.5小时内是最佳治疗时机,可别等它“自我修复”。别随便给药,不然可能呛咳、误吸,让治疗更麻烦。

怎么快速识别脑卒中?万跃提醒,记住“卒中120”口诀和“FAST”原则:“1”看脸歪不歪,“2”查胳膊有没有无力下垂,“0”听说话清不清。出现任一症状,马上拨打急救电话。

关注三类疾病突袭儿童

近日,武汉气温“大跳水”,医院里的“小病号”也陡然增多。家长们不禁发问:天气一变,孩子咋就这么容易生病?别急,武汉儿童医院院长、呼吸内科专家陆小霞教授来揭秘,还带来了防病“秘籍”。

陆教授指出,气温骤降,儿童因机体调节能力弱,容易被三类疾病“突袭”。

首先是流感,它可不是普通感冒,传染性强,儿童更是高危人群。为啥孩子容易中招?一是免疫系统还在“打怪升级”,抗体生成能力弱;二是小手爱到处摸,病毒一上身,揉眼摸鼻就感染。预防流感,疫苗是“王牌”,用药别盲目,还得养成勤洗手、戴口罩的好习惯。

其次是诺如病毒,秋季“呕吐病”说的就是它,传染性极强,常在集体场所“兴风作浪”。洗手是关键,消毒得对症,酒精可不管用,得用含氯消毒剂,补液防脱水也很重要。

还有肺炎支原体肺炎,近期也高发,典型症状是剧烈咳嗽。没针对性疫苗,那就均衡饮食、充足睡眠、适度锻炼来增强抵抗力,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咳嗽及时就医。

陆小霞教授强调,想让孩子健康成长,功夫得下在平时,均衡饮食、充足睡眠、适量运动、适时穿衣,一样都不能少。家长们别过度焦虑,也别掉以轻心,掌握科学防病知识,给孩子筑起健康屏障,让他们在寒冷季节也能活力满满!

【责任编辑:班跃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