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是第12个“中国心梗救治日”,今年的主题为“极端天气易引发心梗,需高度警惕”。国家气候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寒潮和热浪等极端天气正成为不可忽视的心梗“加速器”,诱发作用正变得越来越复杂严峻。
极端低温的寒潮天气下,寒冷刺激会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脏负荷骤然加重。极端高温的热浪天气时,人体为散热会使体表血管扩张,出汗增多,导致血容量相对不足,这会使心脏不得不“加倍工作”以维持供血,易诱发心肌缺血。

专家提醒,在极端天气条件下,冠心病患者及高危人群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注意防寒保暖或防暑降温,并坚持规律服药。
加速胸痛中心建设
救治时间大幅缩短
我国每年有近百万例心梗发生,中国心梗救治日之所以选择在11月20日,就是要强调两个“120”:“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与“把握黄金救治120分钟”。为了能提高救治效率,我国近年来加速胸痛中心建设,急性心梗的平均救治时间大幅缩短。
过去,心梗患者从发病到入院、会诊、手术,往往需要辗转多个科室,浪费宝贵的抢救时间。为了打通这条生命通道的“最后一公里”,我国近年来系统性推进“胸痛中心”建设,通过整合院前急救、急诊科、心血管内科、影像科等多方力量,建立了一条针对急性胸痛患者的“高速绿色通道”。

截至目前,我国在二级及以上医院建设的胸痛中心已超过6000家,胸痛救治单元建设数量1.8万家,胸痛救治点3.5万家,县域覆盖率在96%以上。近6年来救治急性心梗患者超过400万。
一些不典型症状或是心梗早期信号
除了发作时的症状,70%以上的心梗患者发病前数周已有预警信号,尤其是一些不典型的先兆症状,比如牙痛往往被忽视,等到突然发病就容易造成致命危险。
专家介绍,心梗的典型症状是剧烈的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以放射到左肩、左上肢甚至左前臂。这种疼痛持续不缓解,即使含服硝酸甘油也无法缓解或只能部分缓解,可能伴随大汗、呕吐等。
心梗发生后如何自救他救?
这些事不能做
心梗救治时间窗极短,第一时间采取正确措施至关重要。许多错误的自救和他救方式,可能会错过最佳抢救时机。
当自己突发剧烈胸痛,并怀疑是心梗时,记住“三要”和“三不要”。
“三要”原则
要立刻拨打120,向接线员清晰说明你的位置和症状; 要打开房门锁,方便救援人员进入; 要静卧等待救援,采取半卧位背靠床头或平躺。
“三不要”原则
不要硬撑,切勿认为“忍一忍就过去了”; 不要自行驾车去医院; 不要盲目用力咳嗽。

当发现身边有人突然出现疑似心梗症状时,有几件事绝对不能做:不要随意移动患者,任何走动、上下楼等行为都会急剧增加心脏负担,可能导致梗死面积扩大。不要盲目喂药,包括阿司匹林;不要喂水或进食,极易导致误吸窒息等。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