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彭祎)28年前,一场角膜炎让农民朱爹爹(化姓)的左眼视力一落千丈,仅剩眼前10厘米指数视力。当时由于经济条件有限,他未能及时接受角膜移植手术,左眼瞳孔区逐渐变白,生活在朦胧世界中。近日,在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的帮助下,朱爹爹终于完成了等待28年的角膜移植手术,左眼视力奇迹般恢复至0.1。
28年漫漫求光路:从“眼前模糊”到“仅剩微光”
今年75岁的朱爹爹是一位朴实勤劳的农民。28年前,他不幸患上了左眼角膜炎,在当地医院治疗后,病情未能得到有效控制,角膜逐渐变白,视力日益衰退。
“那时候医生就建议我做角膜移植手术,但家里条件实在困难,拿不出那么多钱。”朱爹爹回忆起当年的决定,语气中带着些许无奈,“作为家里的顶梁柱,我不能把有限的资金都用在自己身上,只能选择放弃。”
这一放弃,就是整整28年。
这些年,朱爹爹的左眼视力从“眼前模糊”逐步下降到仅剩眼前10厘米指数。瞳孔区完全变白的角膜,就像一扇毛玻璃,将他和清晰的世界隔绝开来。
命运的转机出现在今年。朱爹爹因眼部不适,前往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求诊。该院眼表及角膜病专科副主任医师杨万举博士接诊后,为朱爹爹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
检查结果让杨万举博士既惋惜又振奋——惋惜的是朱爹爹的左眼失明状态已持续如此之久,振奋的是他的左眼仍然有救治的希望。
“朱爹爹的左眼虽然角膜白斑严重,但眼内结构还算完整,如果进行角膜移植手术,有很大可能能够恢复部分视力。”杨万举博士解释,“现在的角膜移植技术比 28年前成熟太多了,尤其是深板层角膜移植等术式,创伤小、排斥风险低,我们医院也有很多成功的病例。”
公益救助破困局,两周等来“生命礼物”
技术上的可行性让朱爹爹看到了希望,但经济问题依然是横亘在他面前的一道难关。
了解到朱爹爹的困境后,杨万举博士主动为他申请了“你是我的眼”角膜盲症公益救助项目,并成功为其争取到了5000元的救助金。这笔基金极大地减轻了朱爹爹一家的经济负担,让他能够安心接受手术治疗。
令人欣喜的是,不到两周时间,朱爹爹就等来了合适的角膜移植材料。这一速度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期,也让朱爹爹的复明之路变得更加顺畅。
手术成功,28年等待终圆梦
在充分准备后,杨万举博士为朱爹爹实施了角膜移植手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朱爹爹的左眼视力逐渐恢复,最终达到了0.1的水平。
“太清楚了,真的太清楚了。”术后复查时,朱爹爹激动地重复着这句话,“28年了,我几乎已经习惯了用一只眼睛看世界,没想到这辈子还能有机会重见光明。”
杨万举博士介绍,角膜病是我国主要致盲性眼病之一,每年有大量患者因角膜疾病导致失明。角膜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角膜盲的唯一有效方法。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角膜捐献意识的提高,现在角膜移植的成功率已经大大提高。”杨万举博士表示,“很多像朱爹爹这样的患者,由于对现代医疗技术不了解,或是因为经济原因,长期生活在视力障碍中,其实他们完全可以寻求专业帮助,重获光明。”
据了解,“你是我的眼”公益项目自启动以来,已累计资助数千名贫困角膜盲症患者重见光明。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作为项目定点医院,将持续为符合条件的患者提供医疗援助,助力更多角膜盲症患者拥抱清晰“视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