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潘頔 通讯员 田娟)11月20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完成全部治疗的青海马女士顺利出院,她感慨道:“十几年了,终于不用再怕突然心慌到喘不上气了!”
13年心悸折磨,当地难确诊
13年来,52岁的马女士常被突然出现的心悸困扰,起初只是偶尔发作的心慌,后来逐渐发展为“突然发作、突然终止”的剧烈心悸,发作时心率会骤升至180次/分以上。“每次发作都像要窒息,只能躺着一动不动等它过去。”由于当地医疗条件有限,马女士的病情始终未能明确诊断,仅靠药物勉强缓解症状。
义诊迎转机,建议赴汉就诊
转机出现在今年的10月31日,同济医院国家巡回医疗队到青海义诊,马女士闻讯专程赶来咨询。医疗队心血管内科医生详细询问病史并进行初步检查后,当即怀疑马女士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并建议她到上级医院就诊。

图为王炎教授(资料图)
据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王炎教授介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一种极易被漏诊的心律失常,人群中发病率是0.2%—0.3%,发作时表现为心悸、胸闷、头晕、乏力,甚至晕厥等,发作时间几分钟到数小时不等,长期反复发作可能引发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等。由于发作时“来无影去无踪”,往往等患者就诊时心律已经恢复正常,普通检查常常捕捉不到“隐形”的心律失常。此病药物治疗效果有限,导管消融手术是根治的关键。
跨越两千公里,求医同济医院
备受疾病困扰的马女士与家人商量后,决定到同济医院就诊。11月16日,她们跨越 2000 多公里从青海来到武汉。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王炎教授立即将马女士收治入院。
入院后,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王炎教授和左后娟教授团队立即为马女士安排经食管心房调搏检查,经鼻插入电极,对心房进行早搏刺激,发现了异常的心脏电路,并证实该电路是导致马女士出现反复的心律失常的原因,最终确诊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全面评估后,决定为马女士实施导管射频消融术。
28分钟精准消融,患者康复出院
11月17日,王炎教授团队在三维电生理标测系统引导下,28分钟完成了射频消融治疗,彻底切断异常电路。术后第二天,马女士可以下床活动,心率稳稳落在60~80次/分。11月20日,马女士带着左后娟教授为她制定的个性化康复方案,康复出院。
王炎教授表示,随着消融技术的不断成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手术成功率已达 95% 以上,然而,该病的治疗难点在于能否第一时间精准确诊,这就需要诱发实验等系统评估。未来,同济心血管内科团队将持续深耕心律失常诊疗技术的创新,并通过远程会诊、技术培训等方式,把“确诊+消融”标准化方案送到基层,让更多像马女士这样的患者不必远行,在“家门口”就能获得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