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冯亚莉、赵珍)深秋的蕲春张塝镇集市,人头攒动,趁着 “赶集日”的热闹氛围,蕲春县人民法院张塝法庭的干警们搭起临时普法展台,向来往群众发放消费者权益保护手册。这生动的普法场景,正是该法庭践行新时代 “枫桥经验”、扎根山区司法为民的一个缩影。
坐落于蕲春县蕲北山区的张塝人民法庭,是蕲春县人民法院最偏远的基层法庭。这里山路崎岖,辖区覆盖张塝、大同、檀林三个乡镇的山区与库区,群众诉讼不便。近年来,该法庭立足山区实际,以创建 “枫桥式人民法庭” 为抓手,将司法服务延伸至田间地头、库区岸边,用扎实举措化解矛盾纠纷,让法治阳光照亮深山角落。
精准施策 构建多元解纷体系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基层法庭是司法为民的最前沿,张塝法庭受理的案件多为离婚、彩礼、赡养等婚姻家庭纠纷,以及邻里矛盾、交通事故、民间借贷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案件。最高人民法院部署开展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活动以来,该法庭认真贯彻院党组决策部署,结合山区治理特点,精心研判形成 “1+6+N” 创建整体构架。“1 个创建思路” 锚定社会治理现代化目标,“6 大创建路径” 精准对接上级要求,“N 项特色举措” 聚焦服务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让创建成效真正可感可知。
数据见证成效。近三年来,张塝法庭受理诉讼案件 1460 件,结案 1446 件,结案率高达 98.99%;受理执行案件 311 件,实际执结率 91.32%,执行到位率 74.07%。通过调解方式结案 535 件,占比 55.09%,执行和解结案 230 件,诉前化解各类纠纷 625 件,成功化解 15 件信访矛盾,实现无一越级信访。“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联调保稳定” 的定分止争模式已然成型,赢得当地干部群众的广泛赞誉。
联创联动 织密基层治理网络
“多亏了法庭和司法所的联合调解,不然我们两家的宅基地纠纷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 张塝镇塔林村村民王某握着法官的手激动地说。
此前,王某与邻居因宅基地边界问题争执多年,甚至多次发生肢体冲突。镇综治办接到求助后,立即启动 “一庭两所” 联调机制,法庭法官、派出所民警和司法所工作人员共同上门勘查现场,调取历史档案,结合村规民约耐心调解,最终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协议,握手言和。
这起纠纷的圆满解决,得益于张塝法庭构建的多元联动治理体系。该法庭主动协调镇党委、政府将枫桥法庭创建纳入乡镇综合治理全局,形成多方合力。在 “一庭两所” 联调联治机制下,由镇政府综治办牵头,法庭、派出所、司法所为主体,各村居参与的矛盾纠纷化解机构高效运转,彻底改变了过去纠纷无人管、案件相互推的局面。同时,法庭联合本院行政庭在大同水库设立生态保护基地,共同守护山区库区的绿水青山。
针对山区群众诉讼不便的问题,张塝法庭坚持 “抓前端、治未病”,在塔林村、库区中心村和镇政府设立三个诉讼服务点,聘请当地德高望重的老党员、退休村干部担任调解员,实行 “基本工资 + 解纷绩效” 的保障机制,让调解员能安心工作。今年以来,三个站点已受理各类纠纷 252 件,成功化解 205 件,诉前纠纷化解率达 81.35%。
在家事纠纷化解方面,张塝法庭依托率先成立的 “家事调解委员会” 示范点,按照 “五有” 标准规范运行。运用 “热情接待、耐心倾听、细心调查、诚心调解、暖心回访” 的 “五心工作法”,让家事调解充满温度。张某与李某闪婚闪离后的彩礼纠纷,经调解员耐心疏导,双方达成协议并当庭履行 5 万元彩礼;一起相邻关系纠纷中,法官不仅解开当事人的 “法结”,更化解了多年的 “心结”,相关案例被新华社、湖北日报等媒体推介。今年以来,该家调委已受理婚姻家庭纠纷 49 件,调解和好 12 件,成功化解 2 件可能民转刑的案件,调处率达 61.2%。
司法为民 书写山区治理答卷
“现在开庭!” 在张塝镇孙冲村的文化广场上,随着法槌敲响,一场特殊的巡回审判正式开始。这是一起赡养纠纷案件,考虑到原告年事已高、行动不便,承办法官决定将法庭 “搬” 到村里。庭审现场,周边数十名村民前来旁听,法官结合案情进行普法讲解,让大家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法律意识。“这样的审判太有意义了,既解决了老人的赡养问题,也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 村民们纷纷表示。
这是张塝法庭常态化开展巡回审判的一个生动场景。针对辖区山高路远、交通不便的实际,近三年来,该法庭利用联调联动阵地,深入村委会和当事人所在地开展巡回接待、调解、审判 122 余次,用巡回审判车开展法治宣传 6 次,“法治宣传进千户,一庭两所再出发” 等主题活动广受好评。
为提升审判质效,防范司法腐败,张塝法庭坚持 “开庭即裁判、裁判即结案” 的审判模式,对简易程序案件原则上当庭裁判。近三年来,在判决的 383 件案件中,当庭裁判 237 件,上诉仅 36 件,服判率达 90.6%,改判仅 2 件,维持率 99.48%,实现了案件质量与效率的有机统一。
在推进 “无讼社区、无讼村居” 创建过程中,张塝法庭围绕 “三升三降” 目标,构建 “分层过滤、先调后诉、诉调对接” 的解纷体系,推动辖区矛盾纠纷同比下降 35%。同时,自 2022 年以来开办 36 期法治夜校,其中在张塝镇小学开设的 “家长夜校”,吸引千余名家长线上线下参与,通过讲解《家庭教育促进法》引导家长 “依法带娃”,推动学校、家庭、社会教育融合发力。
如今的张塝法庭,正以扎实的创建举措、饱满的工作热情,让新时代 “枫桥经验” 在蕲北山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用司法为民的实际行动描绘出一幅和谐美丽的乡村治理画卷。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