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党建频道 > 党建要闻

武汉市急救中心:牢记服务初心 党建引领发展

发布时间:2019年08月12日07:21 来源: 湖北日报

图为:武汉市急救中心党员多次深入工地为建筑工人义诊,培训急救知识

图为:武汉急救中心人员为青少年培训急救知识

幸福与健康是人类永恒不变的追求。党的十九大描绘一幅健康中国的宏伟蓝图。新形势下,城市急救如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健康生活的需求?作为武汉日常急救、突发公共事件救援和重大活动保障的排头兵,武汉市急救中心身担重责。

近年来,该中心党委牢记全心服务病人初心,夯实党建基础,打造党建品牌,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力地守护着江城人民的健康。

强化责任精细调度

时间就是生命,呼救就是命令。电话接通的那一刻,急救已经开始了。

武汉市急救中心有一组令人骄傲的数据:2018年呼入电话高达54万余次。救护车到达时间是衡量急救质量的关键指标,武汉市急救中心1分钟可实现派车,平均出车反应时间1分55秒。

这一切源于精细化调度。武汉市急救中心党委书记江旺祥介绍,近年来,武汉市急救中心“120”调度科党员紧扣“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宗旨,按照“诚信为本,有诺必践,恪尽职守,率先垂范”的工作方针,注重思想素质,弘扬主体意识,强化责任教育,结合院前急救行业实际,将“120”调度科服务细化,传递温情。

每一位调度员从坐在调度位的那一刻起,必须遵循一套严格的规范:接线员上线先上缴手机,不能接私人电话。每个“120”电话要在响三声内接起,不能超过10秒……

电话一响,接线员就要重复同样一句话:“别慌,请告诉我地址。”

训练流程规定,第一步是问清地址。接线员一边听电话,一边在电脑上飞速录入求助者位置、姓名、病情等,这些信息同步传到派车调度员的电脑。1分钟内指令下达急救网点,离患者最近的“120”急救车便急驰上路。

与此同时,接线员详细询问患者性别、年龄、有没有呼吸、意识、心跳等。接线员面前的电脑安装着强大的“急救预案库”。这套医疗优先分级调度系统详细分列了37类急危疾病急救指导预案。每一类疾病的判断都由一系列简单询问入手,求救者只需回答“是”或“不是”,接线员就可快速排查出相应的症状,并给出明确的急救指导,帮助求救者坚持到救护车到来。

精细调度创造了许多奇迹。2014年7月,武汉市东西湖区电焊工小张触电昏迷,工友接受“120”电话指导,现场做心肺复苏,成功救下一命。2016年9月,丈夫心脏骤停,妻子拨打“120”求救,接线员刘清持续26分钟通话,指导患者妻子心肺复苏施救,支撑到救护人员到来。

近年来,由于调度员业务精湛、认真负责,急救指令信息畅通,及时准确提供患者方位、现场情况和救援要求,提高了出警出诊成功率。近5年来,武汉市急救中心服务对象回访满意率保持在95%以上。该中心出色地完成了各类突发事故医疗救援任务,先后被评为“全国青年文明号”“群众满意的窗口单位”“工人先锋号”“武汉市五星级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精细化调度已成该中心党建工作的新品牌、新抓手、新载体。

支部协力传递温情

在武汉市急救中心硚口站,有辆急救车与众不同。在这辆车上,寒冬时节,医生用自己的身体把液体输液袋捂热,防止甘露醇结晶,减少液体对病患血管的刺激;盛夏酷暑,医护人员早早地把冰袋准备好,用于因高温而中暑的患者。车内还准备呕吐袋、纸巾,方便呕吐的病人;对于不能平卧的病人则备有轮椅;有些老病号呼叫救护车到医院,只是为了更换导尿管,该急救车上的医生黄新波则主动上门,为患者更换尿管,免除患者家属来回搬运的痛苦。遇到突发病,晕倒的患者,医护人员还主动自掏腰包为他们买来饮水和食物。

急救人性化,党员示范急救车始终冲锋在前,车上的医生和司机都是党员。武汉市急救中心硚口党支部书记柳新胜介绍,该支部有党员10名,党员比例占到近40%,支部书记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位医生党员激活一个急救站的业务技能比拼热情,一位司机党员带动一个急救站驾驶员对急救车的爱护和日常的维护,以此带动整个急救站的发展。”

急救一体化,只为生命至上。该站作为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示范站,与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孕产妇和新生儿中心合作,加强信息化建设,在救护车上实现院前与送达医院院内信息互联互通,开展急救信息实时传输和急救远程会诊,构建优质、高效的急危重症救治体系,将急诊治疗前移到急救车上。

江旺祥说,党支部是基层党组织的基本单元和“定盘星”,是党的建设“细胞”和基石,以小见大,顶天立地,一以贯之的持续用力建设,才能负重前行。武汉市急救中心汉口党支部、硚口党支部和武昌党支部覆盖了武汉三镇,发挥着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他们挖掘出智慧,凝聚起力量,同心协力守卫江城人民健康。

立足时势谋划长远

时代在发展,急救被赋予了新的要求。

江旺祥介绍,院前急救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院前急救的任务就是把病人送到医院,当时的救护车可视为“转运型救护车”;“非典”后对院前急救提出新要求,急救人员需在车上对病人进行救治并安全送达医院,此时救护车上配备了各种车载检查设备,可视为“监护型救护车”;在互联网时代,急救车不仅仅是病人的救治平台,更是有利于病人救治和急救出车管理的数据载体。“时代赋予了急救新的挑战,做好新时期党建工作,需要明确新目标、立足新起点、迎接新挑战、迈向新征程”,江旺祥说。该中心提高班子政治站位,将党建与急救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以党建促发展。

传统的“120”呼叫方式是由调度员接听电话,询问患者位置、病情,再调派救护车前往。这一过程要争分夺秒,而语言障碍、醉酒、外地来汉者往往无法说清楚所在位置,使调度员在短时间内获取患者完整准确的信息造成一定难度。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武汉独居老人、空巢老人越来越多,这一问题更加凸显。

该中心及时推出“急救APP”“微信急救”等互联网服务,将GPS定位系统引入急救救援。市民只需关注“武汉急救”微信平台,紧急情况下一键报警,就可将事先在微信上预留的个人信息、医疗健康状况、实时位置等发送到“120”指挥中心。此外,微信平台还可提供救护车甄别、急救技能培训等服务。

创新之举不断延伸,服务不断拓展。党建与业务深化融合,武汉市急救中心不局限于武汉,放眼长远。该中心以“联学共建、智慧急救”为主题,倡导成立长江中游城市群急救党建联盟,与长沙、南昌和合肥共享急救资源,击破地区、急救中心间“各自为政”的信息“孤岛”。

据介绍,急救联盟依靠各市的急救中心“120”调度指挥系统数据库和电子病历库等,有步骤地分批互相开放急救信息,包括地理信息、紧急救援预案、医疗信息以及应急救援物质储备等。尤其是在各省高速公路交接区域增设高速公路急救站,遇重大交通事故的紧急医疗救援将由各省协作开展。救援工作会以离事发地点更近的省市救护车为主,跨省医疗救援因此将成常态。

江旺祥表示,时间就是生命,呼救就是命令,责任重于泰山,武汉市急救中心将秉持此理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新时代的新担当新作为,助力急救事业高质量发展。

“党员示范车”促进“双提高”

7月19日上午,武汉急救中心党委班子成员、中层干部、汉口党支部党员职工30余人齐聚江岸急救分中心,共同拉开“党员示范车”创建的序幕。

该中心党委书记江旺祥、纪委书记鲁新耀和副主任刘惠敏分别为“党员示范车”挂牌。

此次创建旨在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检视和整改院前急救为群众服务工作中的问题,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促进武汉院前急救工作高质量发展。“党员示范车”实行“100”标准,即一流服务、零违规、零投诉,满意率100%。

武汉急救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江旺祥表示,把“党员示范车”创建同“四化”急救站创建结合起来,同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起来,立足岗位,实现党员职工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双提高”。

【责任编辑:admin】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