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 恩施新闻 > 恩施资讯

恩施“玩傩吧”艺术实践工作坊亮相苏州

发布时间:2019年04月17日18:00 来源: 荆楚网

恩施“玩傩吧”艺术实践工作坊亮相苏州。

荆楚网客户端—荆楚网消息 (通讯员袁作森 谭友兵 李显春) 4月15日,全国第六届中小学生“阳光下成长”艺术展演活动现场展演暨学生实践工作坊开展仪式在苏州市举行,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3个工作坊同台展出,恩施市施州民族小学“玩傩吧”艺术实践工作坊作为湖北省唯一工作坊亮相江南水乡,惊艳姑苏城。

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展出现场,恩施市施州民族小学“玩傩吧”工作坊里的傩塔、傩面具种类众多,造型各异,独具特色。学生代表现场跳起傩舞、展示傩面具制作过程,引来众多观众驻足欣赏。

“因地制宜,改变傩面制作的材料和制作方法,在传承基础上创新。恩施傩面作品创作更具操作性、实用性和轻便性。”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杨力观看“玩傩吧”工作坊的作品后赞赏道。

“恩施傩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古代人与神灵的特殊对话方式。初始为驱鬼逐疫,后慢慢与民间歌舞、戏曲等艺术形式相结合,逐渐演变为人们表达美好愿望、自娱自乐的民间艺术形式。傩面具是傩戏中常用的道具,其艺术风格浑厚、粗犷,表现手法主要以五官的变化和装饰来完成人物性格的形象塑造。

近年来,恩施市傩戏文化走进大众视野。傩戏剧目有《鲍家庄》《姜女下池》《青家庄》等大本头戏,也有如《瞧像》《王货郎卖货》《小说媒》等单本折子戏。傩戏演员有生、旦、净、末、丑之分,在锣鼓等打击乐的伴奏声中且唱、且跳、且说。

恩施市施州民族小学将傩文化作为校本课程进行开发,教师引导学生创作出形式多样的傩戏面具。同学们将傩面绘制在弯管、簸箕、草垫,葫芦、甑子、纸伞、T裇等材料上。

“傩文化进校园是恩施市艺术教育工作的一个缩影,全市艺术教育工作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展示与赛演结合、把非遗传承人请进艺术工作坊进行教学等形式,把艺术节(黄鹤美育节)作为加强艺术教育的措施之一,实行顶层推动,并建立长效机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恩施市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中心艺体教研员曹登平老师讲到。目前,恩施市已获评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市)等殊荣。

【纠错】编辑:贾方

Copyright © 2001-2019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在线投稿网站地图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