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学校,开展健康教育。通讯员姜婷 摄
荆楚网客户端—荆楚网消息(通讯员姜婷、郭怀德)5月28日上午,鄂州市西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骆丽玲在社区诊所各个工作区间,来回穿梭,面对患者及家属的提问,她耐心解释。
骆丽玲是一个29岁的江西姑娘,是爱岗敬业的工作者,是行走在公益路上的志愿者。
因为工作出色,近三年,她先后被评为鄂州市“巾帼建功”先进个人、“优秀红十字志愿者”、“岗位学雷锋标兵”等荣誉。
攻克方言障碍热情服务患者
如果说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同事需要骆丽玲尽快适应,那么陌生的地方方言最让她头疼。骆丽玲每天打交道的病人许多都来自鄂州市下辖的乡镇,各种不同的乡音,经常让骆丽玲不解其意。
一天,西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输液室里,70岁的梁子湖区太和镇婆婆赵汉华正等待换药。“护士,赵汉华该换哟(药)了。”赵婆婆朝着医务室喊道。
赵婆婆一口“标准”的太和话着实难倒了骆丽玲,她只听到“换药”二字,却没听清是谁。“生命安全无小事,病人的安危更不能马虎。”骆丽玲循着声音的方向走过去询问。
“婆婆您好,是您需要换药吗?”“是啊,我叫赵汉华。”这回,骆丽玲听明白了,她看看药诊单,再次和赵婆婆核对确认后,这才回到医务室准备配药。
换药过程中,赵婆婆满脸疑问:“小姑娘,听你口音不像是鄂州人,是四川的吗?”
“婆婆,我是江西人。”骆丽玲笑着回答,“您还有什么问题,随时叫我。”骆丽玲换好药后,给赵婆婆递上一杯热水。
每天,骆丽玲都会面对类似赵婆婆这样的病人,语言沟通不畅,但骆丽玲都会坚持认真负责、小心谨慎的态度,一定要弄清楚病人的要求,绝不含糊。
“我的工作性质要求我必须更加小心,有时候一个小小的错误,可能给病人带来很大的伤害,所以一定要搞清楚、弄明白。”骆丽玲说道。
半年后,骆丽玲慢慢攻克了语言的难关,听懂了鄂州的地方话。
“这个小姑娘打针一点都不疼”
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护士长田伟燕就是这个人,她对骆丽玲的帮助,让骆丽玲渐渐爱上鄂州这座城市。
一天,一位叫汪伟怡的小女孩感冒了,在爸爸妈妈的的陪同下,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点滴,当天,正好是骆丽玲值班,便接待了她。
一只胖乎乎的小手伸出来,非常可爱,只是也给注射带来了难度。骆丽玲左拍拍、右拍拍,仔细观察了半天,可最后当针扎进去时,小女孩在妈妈的怀里哇哇大哭起来,不一会儿,手肿起来了,小女孩的妈妈看到后十分心疼,责备道:“你到底会不会打针?”
骆丽玲心里直发慌。这时候,护士长田伟燕连忙走过来,向病人家属道歉,安抚好他们的情绪后,再给小女孩打针。
事后,田伟燕看到骆丽玲一个人在医务室里闷闷不东,安慰道:“她不是针对你,只是爱女心切,没有哪个护士是天生一针就准,技术上的活要多加练习,慢慢就好了。”听完护士长的话,骆丽玲豁然开朗。
“这孩子挺实在,工作非常认真,她刚来,应该多给她鼓励。”田伟燕逢人总喜欢夸骆丽玲。
如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常来打针的几个婆婆,每次见到骆丽玲,都会对旁边的人说:“这个小姑娘打针一点都不疼。”
“听到这种肯定,心里很满足,工作起来也更有激情了。”骆丽玲说道。
生活中,田伟燕也会经常带她到鄂州的大街小巷逛逛,不到一年时间,骆丽玲在这里交到了很多朋友。“现在有困难可以有人帮助了,不会像刚来时那么孤独,大家对我都很热情,病人们也都通情达理,我开始慢慢感受到了这座小城的魅力,心也渐渐安定下来。”骆丽玲说道。
三年参加健康义诊40余次
骆丽玲还经经常行走在福利院、特殊教育学校等需要温暖与帮助的地方。
“我的姐姐每次身体有点小毛病总喜欢上网查询,但是网上答案不一定准确,我希望能用自己的所学帮助那些对医疗知识有需求的人”,骆丽玲说。
今年7月,骆丽玲跟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志愿服务团队一起来到鄂州市福星敬老院,给她们普及自救互救知识,并送去人丹、清凉油、风油精等药物。
“清凉油是吃的吗?”福星敬老院内,刘爹爹有中风后遗症,大脑智力有障碍,对于清凉油和风油精的使用方法和适用情况,骆丽玲反复讲了几遍,他都没弄明白,仍旧询问着。
“清凉油是外用的,防中暑,也可以治蚊虫叮咬。”骆丽玲耐心仔细地讲解,并教刘爹爹辨认。为了防止刘爹爹不小心误食,骆丽玲特意叮嘱照顾刘爹爹的护理员,请她多注意。
随后,骆丽玲又手把手教护理员们进行心肺复苏。“这是救命的技能,我们一定要学习”,敬老院的一名护理员说道。
三年来,骆丽玲一直走在志愿服务的最前线,她曾去过市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我洗手,我健康”主题活动;去过东佛园艺场,开展“邻里守望”健康义诊;去过小桥小学,开展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
她每年参加志愿服务队开展应急救护知识“五进”活动10余次,健康义诊4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