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由吴正祥收藏的明信片翻拍而成,南洋大楼在建过程。
还未走进吴正祥的家门,就被窗外悬挂的招牌吸引,招牌上写着:中国长航集团青山船厂武汉关船舶用品经销部。这是他在民生路找该经销部原老经理处要来的,他看上的是“武汉关”三个字。“‘武汉关’是武汉解放后改的名字,它最初名字是‘江汉关’,现在也叫回‘江汉关’了,这个‘武汉关’就不存在了,也算是个纪念吧。”
他的屋里有魔法
吴正祥1958年出生,父母原在汉正街做小百货生意,抗日战争年代全家搬到乡下,抗战胜利后,搬至花楼街,在小董家巷定居下来。看娃娃书、吃坨坨糖、炕年糕、看露天电影构成了他的童年。
走进吴正祥家中,浓浓的年代感扑面而来。十几平方米的客厅被各式各样的收藏填满,墙上不是挂满了门牌,就是被小人书的架子占据;主卧的墙面上挂着两幅他手描的历史老地图,其中一副是1877年的《湖北汉口镇街道图》,中山大道(原后城马路)的位置上还是厚厚的城墙;次卧和书房则被收藏报纸的柜子填满,女儿约三平方米的床铺只能贴墙而立;后院的墙上则贴满了门牌。
“百把平方米的屋子,都被他的东西占满了!”吴正祥的妻子笑着说。
吴正祥和他的娃娃书。
由于规整得当,他对家中的收藏了然于胸,以娃娃书为例,半人高的收藏柜子老旧干净,打开一看,柜门朝里一侧密密麻麻竟是柜中娃娃书的书籍目录,“大约四百本吧,这里面每一本我都知道,从哪里拿的,该放回到哪里。”记者顿时有进入《哈利波特》中奥利凡德的魔杖店之感。
糖纸。
当被询问收藏物品的数量时,吴正祥的骄傲溢于言表:“糖纸百来张,门牌有千副,娃娃书得有一万册,报纸就数不清喽!”
他的故事讲不完
约好采访之前,吴正祥和记者在中山大道闲逛,走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大楼和民众乐园之间,他循循善诱道:“你看南洋大楼是不是比民众乐园高那么一点点呀?”便和记者讲起了故事。
吴正祥和他收集的门牌。
民众乐园建成不久,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老板就找他们商议悬挂香烟广告的事,然而,在约定悬挂广告的那一天,民众乐园悬挂的却是英美烟草公司的香烟广告,便一气之下把民众乐园旁的杏初里买了下来,建造南洋大楼,因为负气,故意将大楼建得比民众乐园高一点点,并且紧挨着民众乐园,以遮挡他们的光线。
一路走就一路讲,从中山大道讲到胜利街,再讲到一元路,一直讲到黄浦路,从老万成的酸梅汤讲到滋美食品厂的奶油糖……最后来一句:“不和你多说了,怕你消化不了!”
说起收藏缘由,吴正祥道:“娃娃书学名是‘连环画’,又叫做‘小人书’,我们都喜欢叫它‘娃娃书’。”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孩子识字不多,看娃娃书是个不错的消遣,当时租书摊子和铺子里面,租一本娃娃书要1分到2分钱,买一本娃娃书也就才6分到9分钱,吴正祥就想着攒钱买书,小孩子攒钱不容易,买到一本就觉得很珍贵,一定要好好保存着,慢慢的养成了收藏书籍的习惯,久而久之就有了上万本的娃娃书。
上面一本是吴正祥儿时收藏的,下面一本是他后来买的外文版本。
随后,吴正祥打开一本装满糖纸的相册,“你看这个糖纸,上面画着孙悟空和猪八戒,多漂亮啊!”收藏娃娃书是因为儿时书籍珍贵、收藏糖纸则是因为糖纸设计精美漂亮、收藏门牌是感于城市变迁、收藏报纸和期刊杂志是想留下历史与记忆。
采访到了三点钟,吴正祥家的钟“铛铛”作响,记者定睛一看,感觉有点年代了。“这个钟是六十年代的‘三五牌’老钟,墙上挂的那个是三十年代的,今天忘了上发条!”
湖北日报见习记者 张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