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客户端—荆楚网消息(通讯员刘钊海 段冕 黄辉)3月16日,英山县温泉镇陈河村一组的张成华、二组徐建立等,利用大好晴天,在左邻右舍村民的帮助下,忙着种植士豆和给苍术清除杂草,掀起了春耕生产的高潮。
张成华在分解土豆种。(通讯员 刘钊海 摄)
张成华种植土豆。(通讯员 刘钊海 摄)
徐建立清除苍术杂草。(通讯员 刘钊海 摄)
55岁的张成华,2015年因住在山岗,房子属危房,80岁的母亲患有冠心病、高血压、胆结石,长期服药治疗,被评为贫困户。
2016年,靠传统种植水稻为生的张成华,尝试在田里种植生姜5亩,却因雨水多,导致生姜发温,几乎全部烂掉,不但没有挣到钱,反而亏损1000多元。
2017年开始,张成华在种有2.5亩水稻的基础上,再次尝试种植土豆和药材苍术。同时,利用山地,大量种植红芋用于养猪。仅养猪,一年出栏两三头,创收8000元。同年,张成华还享受到了易地搬迁政策,住上了新房子,并脱贫。
此外,张成华每年还利用冬天冰雪压断的松树种植茯苓,变废为宝。
今年,张成华将原来种植0.5亩的土豆扩种到2亩。张成华高兴地说:“2亩的士豆,收入不说的话,光去年种植的2亩苍术,预计下半年收入达到6万元。”张成华表示,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决不能再走上贫困路。今后,只能在致富的路上越走越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谢党和政府对我的帮助。”
徐建立,曾外出务工多年。2014年因妻子患癌多年诊治无效,却负债数万元,加上住在山上,房子破旧,家境贫寒。同年,徐建立家被评为贫困户。
2016年,徐建立享受到了易地搬迁政策,建起了新房子。次年,徐建立只身跑到天津打工。
去年初,徐建立响应村委会产业调整的号召,决定在家发展新型种植业。说干就干的徐建立,除了自家的田地外,通过租种和开垦荒山的方式,种植苍术10亩,今年下半年将收获亩产2至3万元。同时,徐建立与人合伙种植10亩茶叶,每5年一次摘茶收入归已,成为家庭收入的补充来源。
与张成华、徐建立一样,三组56岁的吴权,三个女儿都已出嫁,只有夫妻两人在家。吴权种植苍术5亩,并种植茯苓2000窖,将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吴权查看去年种植苍术长势。(通讯员 刘钊海 摄)
温泉镇陈河村位于县城东部15公里的鄂皖交界的大山上,是一个只有176户605人的小山村。全村耕地面积354亩,山林面积5133亩。
近年来,陈河村两委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县财政局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大力支持下,紧紧抓住“产业结构调整、绿色科技发展”这个牛鼻子,充分利用地理优势,主攻苍术等草本药材,顺势发展茯苓等菌类药材,并通过精准灭荒巩固油茶等特色种植,不仅让村民靠山吃山吃得饱,还要吃得好,从而使贫困户在摆脱贫困到巩固脱贫成果和非贫困户先行步入小康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2018年年底,陈河村建档立卡贫困户59户169人,如期实现了全部脱贫。
陈河村党支部书记姜又存介绍,到目前为止,陈河村发展药材300亩,其中,苍术60亩、白前草30亩、瓜蒌10亩、栀子10亩、茯苓180亩、天麻10亩,培育油茶420亩,是一种适宜高山绿色发展的好门路。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