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站在火龙果果园里,老杜(左)和老付又有了新想法。
图为:村民摁手印留住好干部(局部)。
文/图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胡弦通讯员杨槐柳
进入5月底,雨水充沛,青云村苍翠欲滴。刚种下的火龙果苗长出了5厘米的幼苗,大黄桃苗也在拔节生长。
这里曾是武汉市精准扶贫村。然而,自从两年前来了两位扶贫干部,小小山村迎来巨变。听说扶贫干部要走,村民们连夜写好请愿书,摁下72个红手印,为了留住好干部,更为留住美丽青云……
“只要了心愿,下大雨打吊针都不怕”
一个多月前,宁静的黄陂区青云村突然人心惶惶起来。“他们要走了!”“这怎么行,果园才刚有起色。”
村民周志生、熊汉华想了个主意,大家一起写封请愿书,递交给扶贫主管部门。一切全凭自愿,没人组织。“没想到,我们走到一个湾子,村民就自动围拢来,签字摁手印。”周志生说,还没走完5个村湾,红红的手印已经按了三页纸。
为了抢时间,4月8日清晨6点,村委会主任熊兵、村委会原主任吴先昌和周志生带着请愿书就出发了。那天下起瓢泼大雨,可这也没阻挡村民的步伐。“这是我们全村的心愿,只要了心愿,下大雨打吊针都不怕。”周志生言语坚定。
他们冒雨敲开武汉市扶贫办大门的时候,工作人员还以为村民要反映村内有什么矛盾。市扶贫办社会扶贫处处长尤俊十分诧异,公文、红头文件见得多了,可带手印的请愿书,还是头一回见。自2015年武汉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也从没有贫困村村民联名请愿要求留下驻村扶贫干部。
“按照规定,驻村扶贫干部两年一轮换,我们只能尽量满足大家的要求。退一步说,换了别的干部来,就干不好工作了?”
面对扶贫办工作人员的回复,村民们连连摇手:“不行不行,老杜老付熟悉我们村的情况,他们留下来才行。”
展开请愿书,村民们的请求仿佛透过纸张喊出声来:
“我们是黄陂区重点贫困村老百姓,近两年来,市公安局派来扶贫干部杜凡、付旭东,扎根我们村,做了大量好事,他们帮助老百姓卖了40余万斤萝卜,下雪天怕那些穷苦老百姓冻着,热心帮他们购买电热毯,他俩七下蔡吴湾调解建房纠纷,解决了贫困户熊安乐住房维修问题,冒着大雨解决贫困户雨德萍家房子漏水问题……”
“我们听说他们要走了,全村老百姓,非常不舍,也很不愿意他们走,现在他们引进的几个扶贫产业项目才刚刚开始。周家湾果园果树才刚刚种下,博沿熊湾10个火龙果大棚所需用地也才刚平整,青云村需要他们,青云的老百姓也需要他们,恳请组织把他们留下来,这样的好干部不能走……”
“扶贫干部要有菩萨心肠,否则干不长”
让村民们如此不舍的扶贫干部,究竟是什么人?
2017年,武汉市公安局派出两名扶贫干部到了青云村,市公安局水上分局一级警长杜凡和刑侦局模拟画像专家付旭东。一个多年笔耕不辍,一个擅长模拟画像,却都没接触过扶贫。
彼时的青云村,面积3.87平方公里,5个自然村湾,11个村民小组,322户1250人,56户贫困户124人,贫困户占比超过17%,贫困人口占比约10%。
刚入村,村民都不搭理,有人说扶贫干部只是做做样子,有人把他们递过来的联系方式随手一扔。老杜在扶贫日记里写道:压力很大,每天都睡不好。
走访的第一户村民,是80岁的唐小桃家。老人卧病在床,渴了连递水的人都没有。老人说,怕是连死在家都没人知道。像唐小桃这样的老人不在少数,老杜和老付红了双眼。“扶贫干部要有菩萨心肠,否则干不长。”两人暗下决心。
万事开头难。两人在村里大湾方夜访,一盆水差点浇到头上,紧接着传来村民的骂声。原来,这是一处五户相邻的房子,闲置多年,杂草丛生,蚊虫肆虐,附近村民怨声载道。“贫困是个什么样子?人间的痛苦和温暖,不是停留在书本上和想象里,亲自看一看,听一听,滋味大不同,我开始尝到了。”老杜在日记里写下这段话。
杜凡和付旭东决定,趁村湾环境整治,把五栋房子拆了,建成广场,装上太阳能路灯,摆上桌椅,修上花坛,既解决了安全隐患,又美化了村湾环境。五户房主中有四户村民都同意,唯独方喜苟坚决不同意“有人动自家房子”。
多次交流谈心后,老杜了解到方喜苟有两件烦心事:一是二弟方四汉以前是村干部,被拖欠了1.22万元“老干部债务”;二是三弟方三苟家的房子挨着一座厕所和垃圾堆,居住环境恶劣。
在老杜的推动下,包括方四汉在内的5名村里老干部债务问题,得到圆满解决。杜凡和湾里商量,移走了紧邻方三苟家旁边的垃圾堆,厕所化粪池加上了盖板。他还自费买回了捕蝇器,送给方三苟使用。
方喜苟又感动又惭愧。他找到老杜说:“以前是我不好,以后你做任何事,我都支持。”
“绝对贫困摘帽还不够,产业起来才行”
帮贫扶困,排忧解难,还只是扶贫的初级阶段。宿舍里的一本报告文学《塘约道路》,让老杜、老付读得津津有味。一个村支书带领18个党员,通过1年努力,就让村里致富的故事,让俩人受了启发:帮钱帮物,不如建个好支部。
过去的青云村,村子脏、村民穷、风气差,党员干部不作为,老百姓心里怨气大。无利益不办事的歪风邪气,严重影响了青云村的发展。
老杜、老付提出,要想青云村早日提档升级、加速发展,除了工作队“打铁自身硬”外,更要帮助青云村建设一支充满战斗力、凝聚力的“两委”好班子。选举前,老杜、老付就主动向王家河街党委汇报,要求强力监督制止换届选举中发生不法行为,确保选举的公平公正。
新任村主任熊兵以636票高票当选,青云村5个湾子,有4个湾子将全部选票投给了他。村民对他的评价是:为人忠厚,群众基础好,是青云村有名的能干人。
2018年底,新班子走马上任。此时,全市271个贫困村,包括青云村在内,全部脱贫出列。“现在还只是绝对贫困摘了帽,可村民经济条件差,根本生不起病、结不起婚,只有产业扶起来,村民才能富起来。”老杜将村情看得一清二楚。
他们请来武汉市农科院专家对村里土壤、地形、气候分析评估,专家认为,青云村很适合发展果树种植,果园项目搞活了,村民不用出远门,一年在果园打工就有三四万元。老杜还向各级领导和部门“打秋风”——要政策、要技术、要良种。
谁知,果园刚有了眉目,老杜和老付又要调走了,村民们说什么也不同意。
4月25日,武汉市公安局回应,遵从村民意愿,让杜凡、付旭东继续扎根青云村。同时推出15条硬措施,从科技、引智等方面,推动青云村果园种植、水产养殖等项目实现规模化生产。
村民们终于安心了。火龙果园里,46岁的方芳正在除草。她家打算承包两个大棚,算下来一年可以收回成本,比过去种田有盼头多了。“荒山陡坡变成田,清洁能源变电网……扶贫干部在青云,克难攻坚为村民。”村里的盲人方成才,将老杜老付的故事编成了诗,逢人便念。
周志生说,现在老人们都越活越年轻了,过去让人抬不起头的青云村,成了人见人爱的“小武汉”。
老杜和老付的扶贫日记又开始写上他们密密麻麻的想法和点子了,还要号召村民共守文明公约,让美丽青云真正美到村民心坎上……
短评
脚印留在基层口碑立在民心
艾丹
72个鲜红手印,不仅饱含青云村老百姓对杜凡、付旭东两位扶贫干部的挽留之情,更是对他们兢兢业业、全心奉献的高度认可。只有真正为群众着想,真心为群众办事,真情为群众付出的干部,才会得到群众发自内心的喜爱和称赞。
无论是村湾环境整治、风气清肃,还是带领村民搞果园种植、水产养殖;无论是给困难群众买电热毯,还是解决贫困户房子漏水问题,群众的困难在哪里,群众的需要在哪里,扶贫干部的工作就推进到哪里。杜凡、付旭东都是普通公安干警,扶贫并非他们的“专长”,但是他们却在这个特殊的岗位上踏实苦干、认真履责,一心一意为困难群众谋福利,展现了共产党员应有的使命与担当。没有人是天生的“扶贫能手”,是一份为民排忧解难的责任心,一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使命感,促使两位公安干警将自己锤炼成当地群众信赖的扶贫“带头人”。把脚印留在基层,将真心倾注于百姓,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才能真正将口碑立在民心。
当下,精准脱贫攻坚战已进入攻城拔寨、决战决胜的最后冲刺期,尤需发扬踏实苦干、攻坚克难的精神,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夯实稳定脱贫基础。各级扶贫干部只有争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真心实意为群众造福,多为群众办实事,才能最终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歼灭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