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 > 国内

捐出了一生积蓄,这老两口变得贫穷还是富有?

发布时间:2019年02月26日17:18 来源: 中国军网

清贫与富有

田霞 王帅

一场颁奖盛典,感动万千观众。在“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颁奖仪式上,一对耄耋老人捐款千万元的善举备受关注。他们是来自空军的离休老干部,女主人公名叫马旭,其老伴叫颜学庸。他们把一生的积蓄全部捐献出来,用于家乡的“精准扶贫”和教育文化事业。给他们的颁奖词这样写道:“以点滴积蓄汇成大河,灌溉一世的乡愁,你毕生节俭,只为一次奢侈,耐得清贫,守得心灵的高贵”。

这是怎样的两位老人?千万元从哪里来?他们有着怎样的生活经历?带着种种疑问,我们踏上南去的列车……

在武汉黄陂一隅,绿荫掩映中,有一处低矮简陋的房屋,这就是马旭的家。

推开马旭家的房门,迎上来两位老人。今年已有87岁的马旭老人个头不高,瘦瘦小小。老伴颜学庸,一件深蓝色棉袄已然褪色,但整洁干净。

难以置信,这是一对军队离退休老干部的家。走进堂屋,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里,摆放着一些几十年前的老旧家什:一个塞满书和杂物的老书柜、几只红漆斑驳的大木箱、一张不是很稳当的小方桌、一台显露出锈迹的柜式冰箱……两位老人住在里屋,一张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木板床占据了大部分空间,四壁围满了老旧的书柜……

走近南屋,房门前地上堆放着土豆。老人说,这是他们每天早上必备的早餐,几个土豆,一杯牛奶。而主餐多是煮:把几种菜切好,放在锅里一起煮,再放点盐,这既是冷盘又是“热炒”。常年这么简单甚至是清淡的饮食,营养够吗?我们问。两位老人笑着说:“我们是医生,吃得虽然简单,但摄入量能够满足身体的基本需求,再说少吃一些油盐或者大鱼大肉,反而有利于身体健康。你看我们都80多岁了,身体还不错吧。”

屋外的小院有一块用栅栏隔开的菜地。“我们平时都是自己种菜,这样既能节省买菜的钱,也能锻炼身体,一举两得。”颜老告诉我们。

马老接过老伴的话说:“别人认为我们很艰苦,我们觉得很满足。现在生活多好啊,我小时候家乡被日寇侵占,老百姓挣扎在死亡线上。父亲去世得早,母亲只有一个念头——想尽办法让我们活下去……”家乡的贫穷深深地印刻在她的记忆中。

1947年,不满14岁的马旭参军到了部队。马老感慨地说:“参军改变了我的命运,在部队吃得饱穿得暖,也让我懂得更多的革命道理。是党和军队培养了我,那时我就想,有朝一日我一定要为家乡出一把力。”怀揣着这样的心愿,这个小女兵从入伍后的第一笔津贴费攒起,向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后来,马旭选调到某师医院工作,在那里,她邂逅了后来成为她丈夫的颜学庸。结婚时,两位青年军人有了约定,把家庭开支减到最低限度,“毕生节俭,只为一次奢侈”,要把节省下来的钱存起来,实现心中的夙愿。

一诺千金,一诺半个多世纪。马旭说着,一脸的满足和幸福。

我们注意到马旭作训服领口露出的一圈红色。马老露出里面的小棉袄给我们看,大红色和艳黄色相间的小棉袄,很合体。虽然棉袄依然鲜艳,但袖口已露出毛边和花白,看得出这件衣服已有些年头了。马旭动情地给我们讲起棉袄的来历:20多年前,马老的一位老战友委托在外出差的女儿来看望她。当女孩目睹马旭如此清贫的生活时,流下了眼泪,临走前特意赶到市区买了这件红棉袄送给马老。20多年过去,这件小棉袄褪色了,老旧了,但仍为马老抵御着冬日的风寒,也让她回味着战友深情。

马老脚上的一双黄色长筒靴也是件“老古董”了。“我们俩平时都是穿以前在部队发的老军装,这些衣服鞋子质量好,能够穿很久”,谈起穿着,马老给我们算了一笔账:“部队的胶鞋质量好,穿个三四年也穿不坏,有时磨破了,还可以让附近修鞋的帮忙补一补。”马老告诉我们,这么多年她和老伴基本上没有去商店买过衣服,仅有的几次,还是前来探望的亲戚硬拉着他们去的。马老指着脚上磨破皮的长筒靴说,看看这鞋,我都记不清年头了,不过破了补一补,这鞋子还能穿个十几年。

看上去老人的衣着简朴甚至有些寒酸,可老人脸上那平静的淡然让我们相信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人生选择和生活方式。

马老家小院里放着一辆小自行车,是两位老人多年出行的伙伴。“您还能骑自行车?”看着马老那瘦小单薄的身体,我们不免有些惊讶。马老说:“你们不用担心我的身体,我现在还在学拉丁舞呢!”说着,她做了一个扭动脖颈的舞蹈动作,很是灵活。我们一起笑了。“我和老伴每天上午吃完早饭,都会骑车去操场上锻炼身体。部队里的捕俘拳和军体拳,我们每天都会打几遍。”

两位老人对物质生活标准低,但对工作却是高标准、严要求。

提及青春岁月,马老拿出一件作训服。看得出这是上世纪80年代的冬季伞兵作训服。青年时期的马旭云霄踏浪,青春在伞花中绽放。作为空军所属部队一名女跳伞队队员,这件作训服见证的是她的青春风采和不懈追求。

几十年过去了,厚实的作训服陪伴马老度过了一个个寒冷的冬天,原本的军绿色也已经褪成灰色,只有内兜上还留有一个淡红色的军工厂印章。多少年过去了,马老对这件衣服的喜爱不改当年。马老穿上作训服,利索地系着每一粒扣子,原本瘦小的身躯顿时挺拔了几分,脸上神采飞扬,仿佛又回到了意气风发的青葱岁月。我们不约而同地脱口赞叹:“马老真精神!女跳伞队员的风采不减当年啊!”“真的吗?”马老像个小姑娘一样开心地笑了,笑得那样甜……几年前,82岁高龄的马老专门赶赴湖南参加了一次滑翔伞飞行,20多分钟的空中操纵让她心潮澎湃:“飞起来的一瞬间,又体会到了当年在空中飞翔的感觉,很棒。”

一件伞兵作训服珍藏着青春,也成为激励马老不断进取的力量。我们注意到,马老家真正“值钱的”还是书。小院南屋摆放着两个朱红色的旧书柜。上面的每一本学习资料都用自制的牛皮纸封面包裹着,书脊处用黑色水彩笔标注着书名。这些年来,两个人在军内外报刊上发表了数十篇学术论文和体会,撰写的《空降兵生理病理学》和《空降兵体能心理训练依据》,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

“在我的感觉中,自己从来没有退休,总觉得时间不够用。”马旭和老伴始终心系部队,着眼解决官兵们的实际问题。比如,伞降着陆时的瞬间冲击力容易造成战士脚踝扭伤。为了减少部队训练伤发病率,马旭和丈夫萌生了一个想法:研究一种预防跳伞训练伤的护具。马老告诉记者,研究这种护具的时候她已经有50多岁了,为了验证防护效果,老伴和她一起戴着护具跳伞数十次。最终研制出了充气式护踝,使用的时候套在脚踝上,充气以后就像皮球一样,可以缓冲,落地之后把气放掉,不影响运动。这项发明后来还获得了国家专利。接着,他们还针对空降兵高原跳伞发明了高原供氧背心。

值得一提的是,两位老人研究发明获得的报酬,连同工资一起存进银行。银行里又多了一笔钱,老人的心离梦想又近了一步。

我们看到,两位老人的书房、卧室的桌上、墙上,凡是屋里显眼的地方到处贴着用粗黑笔写的外语单词。原来,马老还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报考研究生。谈起考研,马老来了精神:十年前她决定报考研究生,经了解像她这种条件,必须在研究生课程班学习两年以后才能报考。当时已经76岁高龄的马老赶到武汉大学报名,导师一开始因为她年事已高,不同意让她入学。一心向学的马老没有轻言放弃,几次前去向导师求情,最终如愿被学校招收,成了课程班上年龄最大的学员。两年后,从课程班肄业的马老报名参加研究生考试,目标瞄准了武汉同济医学院,后因外语10分之差失之交臂。但马老并不甘心,去年课程班的导师特意打来电话,鼓励她今年再尝试一次,这位87的老人正在积极复习备考。

2018年金秋时节,湖北黄陂一家银行走进了两位满头银发、衣着简朴的老人。在当地派出所民警和工作人员的见证下,一笔300万元的捐款从湖北的木兰山寄往遥远的哈尔滨木兰县……这两位老人就是马旭和颜学庸。

前不久,马老和木兰县政府签订了一份“捐款1000万”协议。1000万是她心中默默追求的目标。从1元攒起,马老倾其所有,把1000万全部捐给家乡木兰县,为家乡“精准扶贫”和青少年教育,送上一份大大的礼包。这是她和老伴毕生的积蓄,更是她一生的情感倾注。

马旭居住的地方是湖北著名的木兰山下,看到木兰山就想起自己的家乡木兰县。“没有家乡送我参军,哪有我的今天,我心里一直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家乡做一件能拿得出手的事。”对于马老来说,乡愁是抹不去的情和爱,特别是对于一名军人来说,乡愁是连着生命的存在。虽然离开家乡多年,但马老一直都在关注着家乡的消息,改革开放40年来,家乡的巨变让她兴奋不已。近两年,马老在报纸上看到家乡“精准扶贫”的消息,她立刻萌生了一个念头:我也要响应国家号召,为家乡的青少年教育做些事。怀着一颗感恩之心,马老等来了“报恩”的机会。

去年9月,联系上木兰县教育局之后,马老前去银行捐款。银行工作人员见马老年事已高,转账金额又太大,担心老人受骗便报了警,直到派出所民警前来才核实了身份。也正因为这个美丽的误会,马旭老人的事迹才广为人知。

在木兰县政府的文件里,我们看到这样的字样:按照马旭同志的意愿,捐款将用于教育文化等公共事业建设,从现在开始启动前期工作……鉴于马旭一家的突出贡献,木兰县政府授予马旭夫妇木兰县“荣誉市民”称号,武汉黄陂区也把马旭一家评为“最美家庭”。慕名而来的拜访者逐渐多了起来,但马旭夫妇的生活还是一如往常。

连存款利息都捐出去了,不给自己留些备用吗?我们还是直接向老人提出了这个问题。“我和老伴都有离退休工资,看病也有国家和军队保障,物质上的享受我觉得不需要追求太多。”马老淡定地说。“再说,和那些牺牲在战场上的战友相比,我们能活着就是无比的幸福。人的一生是有限的,而为祖国贡献是无限的,只要生命不息,就得奋斗不止。”这是马旭的心声吐露,也是她真实生活的写照。

携手走过半个多世纪的两位老人也告诉我们,幸福是一种相濡以沫,其实与物质享受没有直接关系,那是属于两个人的精神和情感世界,是一种彼此能够读懂的坚守与默契。

他们的内心中有一座城,一座清贫却富有的城。

整理:胡尔根

编辑:赵阳 李响

编审:张华婧

马旭 感动中国 颁奖盛典 【纠错】编辑:王真

Copyright © 2001-2018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在线投稿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