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吕鉴蕾 通讯员黄旺宣)近日,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三大精神”主题红色资源推介名录。其中,黄石大冶兵暴旧址、红三军团建军纪念馆等5处地标入选。
“三大精神”形成于不同历史时期,跨越时空,历久弥新,为奋进新征程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此次发布的“湖北百大红色地标”,正是对这三大精神的具象化呈现与活化传承。包括黄石这5处在内的地标与全省其他地区入选资源共同构成百大地标名录,正是中国共产党重要建党基地、人民军队诞生地的历史实证。
【大冶兵暴旧址】
大冶兵暴旧址始建于晚清时期,旧址建筑群坐南朝北,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为一进四栋的砖木建筑。正门上方是“天下为公”匾额,广场右侧耸立着革命先辈程子华、何长工、李灿的塑像。著名的大冶兵暴发生于1929年12月14日,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领导的一次非常成功的兵变。被中央军委和周恩来誉为“模范式的兵变”。部队后来汇入到红五纵队,加强了红军力量,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湘鄂赣边区革命根据地红军的围剿行动。
【红三军团建军纪念馆】
红三军团革命旧址位于大冶刘仁八镇刘仁八村,又称“刘仁八会议旧址”。1930年,彭德怀率领的红五军和何长工领导的红八军会合于刘仁八,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部队之一的红三军团在这里诞生。旧址为阶梯式一进三幢土木建筑,占地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每幢二层,幢与幢之间有白玉石天井、台阶相连。纪念馆共设9个展室,主要以图片形式分三个部分陈展,陈列革命遗物、生活用品等80多件,讲述了红三军团的光辉历程。1999年获批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
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始建于1979年,座落在阳新县伏虎山上,占地面积427亩。陵园以纪念碑、纪念馆、烈士纪念堂、九烈士墓地、正气亭、国防园六大工程为主体组成。陵园陈列有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董必武、吴玉章、彭德怀、何长工、滕代远、郭沫若、程子华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形象及其在鄂东南革命实践纪实;有湘鄂赣21个市、县502位烈士的生平事迹;有大量的革命文物和图片资料,已被民政部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是黄石市国防教育和中小学德育基地。
【龙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群】
龙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群位于阳新县龙港镇,又称“龙港老街”。街长800余米,宽5米,青石板路面,两旁为青砖布瓦二层楼房,一进数重。土地革命时期,鄂东南苏维埃政府,共青团鄂东南特委、鄂东南政治保卫局、鄂东南总工会、鄂东南工农兵银行、鄂东南红军招待所、红五军司令部等17个党政军机关均设立在这里,被称为“小莫斯科”。2009年与龙港革命历史纪念馆打包获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位于开发区·铁山区境内,是中国首座国家矿山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也是毛主席唯一到过的铁矿山。“矿冶大峡谷”为黄石国家矿山公园核心景观,形如一只硕大的倒葫芦,东西长2200米、南北宽550米,最大落差444米,坑口面积达108万平方米,被誉为“亚洲第一天坑”。如今,黄石国家矿山公园不仅是旅游地标,更成为矿冶文化传承的“活课堂”。
(部分图文资料来源:黄石档案馆、东楚晚报微信)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