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漂泊的年代,曾经梦想城市的他们,带着梦,远离故土去了异乡。拼搏了多年以后,他们又怀念起故乡的青山绿水和家人的好。
家的感觉是什么?
或许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
但对阳新县枫林镇坳上村柯昌茂一家来说,家的感觉,是家人分别一年后的再团圆,是聚在围炉旁相互传递的暖流。
一个打工家庭的悲欢
坳上村距离枫林镇有11公里,与江西省瑞昌市横立山乡接壤。它是距离黄石城区最偏远的村庄之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也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
曾经,坳上村的村民是贫困的代名词。
当地盛传着“坳上村村民到镇上去赊一瓶矿泉水都没人肯卖”的故事。
贫困的原因有种种,但柯昌茂原本可以生活无忧。
他的父亲,是种植中药材的能手,在改革开放之初成为“万元户”,曾被咸宁媒体报道;早在上世纪90年代,他便在村里盖起了小洋楼,引人羡慕……
因为一次意外,柯昌茂失去了右腿。他的妻子田金英有慢性病,家中四亩地,逐渐荒芜。
这期间,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农业收入愈加微薄。
外出打工谋生,成为他们改变生存状况的选择之一。
从坳上村出发,他和妻子去了福建泉州,大儿子去了厦门,二儿子去了广州,女儿则远赴温州。
2001年,柯昌茂一家分散各地。
“从那时起,我们就聚少离多,各自在外地打工。”田金英说,十多年来,他们几乎每年都只能在春节期间回到家乡,短暂相聚。住不到一个月,他们又会离开这栋原本可以充满欢声笑语的房子。
两年前的一个冬夜,东楚晚报新春走基层报道组走进了柯昌茂家。
在围炉夜谈的过程中,他们不住地感叹,互联网为生活带来便利,女儿网购的家电,送到了村庄;他们也不停透露出团聚之难,希望孩子们都能回到身边,共享天伦。
女儿柯晓霞,那时候还没有成家。
柯昌茂总是旁敲侧击:“要是女儿能够早点出嫁,那我们家就真好了……”
从四面八方回家过年
和几年前不同,今日的枫林镇,交通便利,楼房林立,高铁站也修到了这里。因为种植苗圃和中药材,坳上村走上了致富的快车道。
临近春节,越来越多的坳上村村民从全国各地归来,村庄里年味渐浓。
随意在坳上村走动,你或许就能碰到正在准备年货的老人,打豆腐、做糍粑,欢笑声阵阵传来;你或许还能碰到结婚的车队,浩浩荡荡,四处散发着喜糖……
这里还仿佛是一个人流密集的游客集散地。
各地牌照的车辆停靠在路边,人们操着不同的口音相互打招呼,我们的摄影记者也被搭讪:“你是不是福建人?”
几天前,柯昌茂的家人,也陆续随着春运大军迁徙,回到了家中。
这两年,他们的变化显而易见。
柯昌茂面色更红润了,身上穿着的衣服也更加时髦;女儿柯晓霞已远嫁浙江温州,和女婿一起抱着5个月大的外孙返乡。她的生活习惯已经更加趋向城里人,夜晚来临,她会换上款式新颖的睡衣,泡一杯咖啡……
这一年,柯昌茂并没有随妻子一起前往福建泉州。他留在家中,将房子翻新了一遍,还将荒芜的四亩地重新种植上了中药材“吴茱萸”(当地人称“腊米”)。
“这两年中药材行情好,腊米一斤可卖100块左右。”他算了算账,种植腊米总共投资2000余元,5年后年产量超过500斤,按现在的价格,收入有50000余元。
1月30日晚9时许,二儿子柯文涛也带着孙女开车抵达。
因为大儿子一家不能回来团聚的缘故,田金英显得有些失落。但柯昌茂依然笑得合不拢嘴,“我们这是从四面八方回家过年。”他说,他们家,又到了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
新年愿望:留在家乡
家的感觉是什么?或许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
但柯昌茂的想法却很简单,“就是我们一家子都能够从全国各地出发,向一个方向前进。”围在炉火旁取暖,柯文涛给父亲递了一支烟。一股暖流涌向心间,他又补了一句:“也是我们大家都能够坐在这炉火旁谈谈心。”
在泉州打工十余年,柯昌茂依然认为,那是一个自己待不下的城市。
“住在工厂里,每天都重复着劳动,实际上很少去接触城市。”他说,因为自己右腿装的是义肢,他在闲暇时间,很少去工厂外走动。
田金英的工作则更为辛苦。她是一名杂工,每天上三班,最晚时,下班已是深夜。
他们的工作虽然稳定,但收入都不高,两人加起来,每月不到5000元。他们没有社会保障,即便在泉州住了很久,也无法定居。在福建泉州,他们始终是一名过客。
“唯一的娱乐,就是在休息的时候,坐车去厦门,看看大儿子。”田金英说。
故乡和土地,才是他们的根。
去年5月,坳上村扶贫工作队找到了柯昌茂,向他详细介绍了家乡发展的蓝图。他豁然开朗:“与其在城市和农村之间来来回回,不如留在家乡。”
烤着炉火,他告诉东楚晚报新春走基层报道组,两年前,他希望女儿出嫁的愿望已经实现了,他现在又有了一个新愿望。
“短期内,我希望能够再抱上一个孙子;再往后,我想留在家乡,将种植腊米的土地面积再扩大一倍,让一家人都能够生活得更好。”他说。
再过半个月,他们一家又会像往年一样,从这里分开,向不同的方向迁徙。
但一个清晰的未来,已经出现在他的脑海中。
延伸阅读
坳上村年俗:腊月里来做豆腐
民谚称:“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在黄石市阳新县,有这样一个村子,每到腊月家家户户都要做豆腐,这里的豆腐制品采用了比较传统的古法,远近闻名,这个村子就是坳上村。
农历腊月二十六一大早,坳上村一幢有着近200年历史的老房子里,有人已经忙碌起来,村民翟桃花和老伴正张罗着做豆腐的工具和原材料。
村里人做豆腐用的是深井水和自家种的黄豆,在经过磨黄豆、揉豆沫、煮豆浆、压豆腐等纯手工工序后,才能做出豆腐来。做出一锅豆腐,至少得大半天。翟桃花将豆腐切成一块块,然后下油锅炸至金黄,吃起来又嫩又香,她会送一些给回家过年的孩子们,自己再留一些。
翟桃花说,市场上卖的豆腐根本入不了坳上村人的眼,他们在做的过程中,没有放任何添加剂,所以成品的豆腐吃起来都是原汁原味,非常甘甜醇香,吃上一口,涌上来的全是幸福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