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侯小华)11月15日至16日,湖北省语言学会第二十三届学术年会在湖北理工学院召开。

来自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湖北大学、湖北师范大学、湖北理工学院等省内二十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及硕士、博士生参加了本次会议。
开幕式上,湖北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胡国珍致欢迎辞,他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强调学校将以此次年会为纽带,学习借鉴专家的真知灼见,深化与兄弟院校、科研机构的学术合作,推动语言学研究与学校优势学科深度融合,为传承中华优秀语言文化、服务国家语言战略贡献更多力量。
在开幕式后的主旨报告环节,武汉大学赫琳、湖北师范大学李治平、黄冈师范学院陈淑梅、华中科技大学刘根辉和三峡大学吴芳五位专家依次作了主题报告。五场报告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证价值,引发与会学者热烈讨论。

15日下午,与会代表在六场分组报告中分别围绕“湖北地方方言”“古代汉语文字与词汇”“现代汉语语法与语用”“国际中文教学”“语言服务与文化”“语言智能技术应用”等主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刻的讨论交流。
15日晚,湖北省语言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湖北语言学创新发展研讨会召开。会议全面总结了过去两年学会在强化党建引领、扎实推进各项业务工作等方面取得的积极进展与显著成效,并介绍了学会未来的工作规划。随后,学会理事围绕“新文科背景下湖北语言学的创新路径与发展战略”展开专题研讨。
16日当天,湖北大学张鹏飞教授以《面向需求革新国际中文教育内涵外延并聚合教学资源——基于湖北省和湖北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实际》为题,剖析了湖北省国际中文教育的现状与革新路径;武汉大学张延成教授做了题为《属相归类型歇后构式多维度研究》的报告,分析了属相归类型这一类高能产的特色构式;华中师范大学王洪涌教授在报告《释〈离骚〉“筳篿”》中从字形、读音、语境以及楚地占卜风俗等方面对“筳篿”的语义内涵进行了深入解读。

同时,中南民族大学谢荣娥教授在《再释“敖”与“莫敖”》中运用历史比较语言学方法,对“敖”及“莫敖”之涵义进行了重新考释;湖北理工学院胡邦岳教授在报告《类型学视角下汉语“限定语 + N”语序研究》中从类型学视角分析汉语“限定与+N”语序规律,揭示了该语序模式的历史稳定性与动态适应性。华中科技大学陈禹副教授在报告《缩放象似:构式竞争中的同者与他者》中创造性地将他者性理论引入汉语词语辨析,在构式竞争的视角下分析汉语词汇中他者性对立模式。
湖北省语言学会会长姚双云对湖北理工学院的大力支持表示诚挚的感谢。他指出,在新文科建设深入推进的背景下,语言研究需要实现四个转向:从“书斋之学”转向“时代之问”,从“单一学科”转向“交叉融合”,从“理论研究”转向“实践赋能”,从“传统教育”走向“AI产业前沿”。并呼吁全省青年语言学人守正创新、追求卓越,早日成长为推动湖北语言学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

闭幕式上,学会还为“首届湖北省语言学会青年学者优秀论文奖”举行颁奖仪式,华中科技大学陈禹副教授等7位青年学者分获一、二、三等奖。该奖项旨在激励我省青年语言学人守正创新、勇攀高峰、追求卓越,努力成长为推动湖北语言学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