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有这样一个群体:穿上军装,他们守家卫国,把宝贵青春献给国防事业;脱下军装,他们本色不变,在第二战场划下精彩航线。他们就是退役不褪色、军魂永在心的退役军人。
讲述退役军人故事,展示退役军人风采。今天要和你讲述的,是团风县人民法院技术科科长、退役军人孙贵洲……
记33602部队退役军人、团风县人民法院技术科科长孙贵洲
投身军营,他永不言败彰显军人担当;转岗法院,他敬业奉献不褪军人本色;参与扶贫,他脚踏实地不负一方百姓。四十载峥嵘岁月,永葆本色、奋发图强是他的人生定格,为民服务、敬业奉献是他的人生信条。他就是退役军人、团风县人民法院技术科科长孙贵洲。
孙贵洲1962年出生,1979年11月入伍,在某高炮团33602部队服役,多次荣获嘉奖。1999年8月转业到团风县人民法院工作,现任团风县人民法院技术科科长、淋山河镇张冲村扶贫工作队队长,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
服役期间,孙贵洲从普通士兵干起,副班长、班长、副排长……直到团党委常委、装备处长,每一次的成长进步都与他骨子里不服输的韧劲分不开。
说起不服输,这让孙贵洲回想起了那年抗洪抢险的点点滴滴。1998年8月1日,孙贵洲随部队赴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抗洪抢险。到达抢险地段后,按照上级任务部署,孙贵洲和战友们迅速投入到了扛沙袋的抢险队伍中。“必须打赢这场救灾硬仗!”烈日当头、酷暑难耐,洪魔仍在继续肆虐,江水还在疯狂上涨,人民生命财产受到威胁,孙贵洲和战友们肩扛沙包,分秒必争,与时间赛跑,两个肩膀磨破了皮,双脚磨出了水泡,整个人也成了泥人,但大家都无暇顾及,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加固大堤,堵住洪水。
“43天奋战在抗洪大堤上,白天扛沙包与洪水斗,夜晚巡堤同蚊子斗,抗洪任务异常艰辛。”回忆过往,孙贵洲心有余悸。他说,迷彩服天天都是湿的,毎天战斗十几个小时,那段日子虽然难熬,但一想到人民群众受灾受难,浑身就充满力量。
在孙贵洲看来,从军的历史就是竞争的历史,永不言败的进取意识早已根植于头脑中、融化到血液里。从部队转业后,孙贵洲把这种军人进取意识带到了新的工作岗位。
“干一行就必须爱一行。”孙贵洲说,初来到审判机关,工作性质变了,工作环境变了,面对新的挑战,不但不能退缩,还要迎难而上,主动作为。作为一个法院人,最基本的素养就是要知法懂法。于是,孙贵洲工作之余,勤学法律知识。他虚心向身边众多“专业人士”学,向比自己年纪小的同事学。功夫不负有心人,孙贵洲很快适应了新环境新岗位。他先后在执行局、办公室、技术科工作过,并屡屡圆满完成工作任务。
在法院工作,让孙贵洲记忆犹新的是邵佑泉案。2002年的一天,邵佑泉的儿子被同学彭某打成重伤,瘫痪在床,法院判决学校及彭某赔偿40余万元。但因学校和彭某一直赔偿不到位,儿子又瘫痪在床无钱医治,情急之下,邵佑泉四处闹访,曾于农历小年到法院寻短见。案情复杂、案件棘手,谁都不愿意接手,孙贵州了解情况后,欣然受领任务。承办该案的过程中,他从调查取证做起,案卷积累一尺多厚,先后向有关领导和单位汇报协调30余次。历时三年,最终该“骨头案”执行完毕,邵佑泉息诉罢访。
2015年8月,精准扶贫大幕全面拉开。团风法院要选派五个工作队驻村工作,孙贵洲积极响应组织号召,主动担起了驻淋山河镇张冲村扶贫工作队队长一职。
孙贵洲初到张冲村时,印象最深的是村委会办公楼十分破旧,墙上长有三颗“皮树”,整个村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村出列户脱贫困难多。“既来之,则安之。”孙贵洲意识到了扶贫工作的艰巨性,决定像当年抗洪一样,打一场扶贫攻坚战。为了“扶真贫”,在精准识别阶段,孙贵洲走遍张冲村家家户户,听群众意见,听村组干部意见,一点一点摸情况;为了做到“真扶贫”,他主动与贫困户交心,帮助贫困户落实扶贫政策,给贫困户脱贫致富出谋划策。邵百佑是该村六组贫困户,因缺乏种养技术和资金致贫。孙贵洲包保该户后,主导邵百佑发展蔬菜大棚和养猪业,年均实现了增收5万余元的目标。
“想致富,先通路。”为了改变张冲村生产生活条件落后的局面,孙贵洲除了找院领导汇报解决部分路灯和治安监控设备外,他还经常找县土管局、公路局、交通局等部门汇报,争取修路政策支持。在孙贵洲的努力下,目前,张冲村已经新建改建通村通组公路3.2公里,改造大山塘6口,改造河流并新建护栏500米,安装路灯68盏,新建文化广场3个,同时对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改造。四年的时间,张冲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如期实现了村出列户脱贫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