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 黄冈新闻

黄冈观察 | 以组织振兴引领乡村振兴——对话浠水县委书记陈正红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1日09:31 来源: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利华 通讯员 刘强 方俊 黄赫

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村党支部要成为帮助农民致富、维护农村稳定、推进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作为一个以乡村为基本盘的农业大县,如何建强基层战斗堡垒?近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对浠水县委书记陈正红进行了专访。

“乡村振兴各项政策,最终要靠农村基层党组织来落实。”陈正红说,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人才外流现象突出,村级组织面临干部年龄老化、能力不足、后继乏人等现实问题。

对此,浠水县将组织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工程”,聚焦村级带头人队伍建设,通过“过筛体检”选优配强头雁,创新实施“引凤还巢”工程,从返乡创业人员中培育选拔村党组织书记,着力破解乡村振兴人才瓶颈。“我们要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村级骨干队伍。”陈正红说。

浠水县以乡情为纽带,深化“一派两聘”工作,全面摸排建立在外能人信息库,采取县领导带头联系、组织部门跟踪联系、乡镇党委书记直接联系的方式,加强与在外能人的常态化联络。利用传统节日等重要节点,组织开展“家乡行”“恳谈会”等活动,引导在外能人返乡创业、回村任职。

为了让返乡人才留得住、干得好,浠水县打出政策“组合拳”,深化实施党员“创业致富”计划,举办首届“返乡创业项目大赛”,在用地保障、信贷扶持、项目申报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先后吸引了53个优质项目参赛,231名在外能人回乡创业安业。

在培育使用方面,浠水县健全“选育管用激”全链条机制,将返乡创业的“致富带头人”纳入村级干部后备库,实行“一对一”帮带培养。依托县委党校主阵地,开展系统化培训,重点提升其政治素养和履职能力。注重实践锻炼,创新实施“上挂学习、内跟培养、外跨锻炼”模式,先后安排19人赴乡镇“六办三中心”学习,55人到先进地区考察锻炼,40人担任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参与村级事务,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经过系统培养和严格选拔,一批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群众认可度高的返乡能人脱颖而出。近两年来,已有40名经过组织培育的返乡创业人员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带动全县村书记队伍平均年龄下降1.45岁,高中以上学历占比提高8.1个百分点。

陈正红表示,浠水县将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持续深化“引凤还巢”工程,不断完善“引得回、育得好、用得上、留得住”的长效机制,努力打造更多坚强战斗堡垒,以组织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保障。

【责任编辑:吕鉴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