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记者陶辉 通讯员付海洋 吴思琼 龙奕帆
当苏东坡“变成”可以收藏的盲盒,当“黄冈密卷”成为软萌的毛绒挂件,当东汉的九连灯以香薰形式出现在书桌上——在湖北黄冈,厚重的文化正悄然融入日常,变得可亲可感。

当东坡“遇上”盲盒,千年文脉变得可亲可触摸
10月28日,在黄州区东坡赤壁文创店,游客刘女士向记者展示她收集的“东坡盲盒”:“这款‘学霸东坡’和我买的‘金榜题名’作业本特别配。”她手中的东坡形象共有四款:行走四方的“旅游东坡”、热爱美食的“食客东坡”、田园生活的“农夫东坡”,和21岁就考中进士的“学霸东坡”。
这些文创产品,是黄冈推动文化创新的一个缩影。据 黄冈文旅集团副总经理佟立红介绍,截至目前,“黄冈有礼”系列已开发出843款文创产品,涵盖东坡文化、馆藏文物、非遗技艺等六大系列。

从“土特产”到“潮文创”,一场设计理念的革新
“过去我们的文创,就是在钥匙扣、本子上印个logo,游客看得多买得少。”佟立红坦言。
改变从深入挖掘本地文化开始。黄冈系统梳理了馆藏文物、东坡文化、非遗技艺等资源,不再简单复制文化符号,而是把文化融入实用设计。
如今,文物纹样变成了冰箱贴的浮雕,《寒食帖》做成了可抽拉的文创产品,“黄冈密卷”变成了毛绒挂件。这些产品既实用,又蕴含着文化故事。

“黄冈密卷”变萌物,连接几代人的青春记忆
在今年的一场文化博览会上,黄冈密卷毛绒挂件一亮相就受到欢迎。不少游客拿着挂件回忆学生时代,产品很快售罄。
黄冈中学的文创产品也引发共鸣。印有校训的帆布袋、寓意“青云直上”的靠枕,成为连接校友与母校的情感纽带。一位校友说:“看到这些文创,就想起在黄高拼搏的岁月。”

线上“种草”,线下“打卡”,文创生态形成闭环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黄冈文创,当地开展了“我在黄冈挖到宝了”线上活动,游客分享文创照片即可获得小礼品。这种“轻量化”营销让黄冈文创在社交平台逐渐走红。
线上热度也带动了线下销售。今年8月,有商家主动联系文旅集团,希望代理文创产品。国庆期间,该代理点的文创销售额突破2万元。

记者手记
黄冈的文创实践,核心是让文化资源真正“活”起来。它不再满足于让游客“看一看”,而是努力让大家“带得走”“用得上”。
从东坡文化的创新表达,到校园记忆的情感连接,黄冈正在探索一条文化传承与创新之路。当传统文化以更亲切的方式融入生活,文化的生命力也就得到了延续。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