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 黄石新闻

种下葡萄籽 长出葡萄串 ——从项目布局看开发区·铁山区产业发展成色

发布时间:2019年08月29日08:52 来源: 黄石日报

黄石日报讯(记者 董浩)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用这句诗来形容开发区·铁山区的项目发展态势,可谓再恰当不过。在“百日攻坚”行动中,全区动起来,“签约项目快开工、在建项目早投产”始终是主旋律。

28日,在台光电子项目建设现场,设备安装、地下管网铺装、外墙施工以及内部装修工作正在同步交叉进行。“节奏要再快,方法要更多。要尽快投产达效,必须自我加压,拼尽全力。”施工方负责人介绍,目前台光电子厂房土建工程进入收尾,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及厂区道路管网实施;大型机组设备安装完成80%,部分设备已开始单机调试,预计9月底试生产。

台光电子项目总投资10亿元,主要从事研发、生产粘合片、铜面基板、IC载板等新兴电子元器件材料。

作为PCB产业链的上游项目,台光电子的建设进度也牵动着下游产业负责人的心。28日,在沪士电子有限公司新生产线上,即将下线的这一批电路板有12层,却只有2.3毫米厚,这是为华为5G基站量身定做的最新产品,技术全球领先。

“从最初每个月500万元,到现在每月营业额保持在6000多万元,从员工200多人到现在的1400多人。在开发区·铁山区,企业发展正经历着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该公司董事长吴传林说,10月份,供应商台光电子投产后,原材料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根据规划和市场预期,沪士电子在2020年的营业额将超过10亿元。3年内,业绩还将保持30%以上的高速成长。

“台光项目,我们跟了8年。”开发区·铁山区招商局副局长梁志平坦言,起初,台光并不看好黄石,但这几年开发区·铁山区PCB产业的快速发展,让他们吃下了定心丸。

种下葡萄籽,长出葡萄串。台光电子落户的消息传开,PCB配套产业宏和电子负责人赶到黄石,表达投资意愿。从开始洽谈到18亿元项目落地,仅用3个月时间,创下了又一项“黄石速度”。

从八年磨一剑,到3个月18亿投资落户,背后是政府部门对发展PCB项目的坚定决心。为了延长铜产业链,十多年前,开发区就聘请国际咨询公司,量身定制以PCB产业为主导的电子信息产业规划。从省级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到探索开发区、铁山区两区一体化发展,干部换了一茬又一茬,支持PCB项目的决心从未改变。

市区两级分别设立产业基金,出台五个“黄金十条”,从扶持资金、财税征收、土地园区、用工补贴等多方面最大限度地支持项目发展。从项目落地、开工建设、投产达效、扩能改造,开发区·铁山区深入推进“一企一策”“五个一”包保等服务,为项目发展保驾护航。

以PCB产业为龙头,开发区·铁山区电子信息产业葡萄串效应初步显现,当产业聚集到一定程度,相关配套产业“不请自来”。

黄石信博科技公司是一家从事手机玻璃盖板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填补了我省2.5D和3D玻璃盖板的生产空白。投产半年来,公司日产量已经从2万多片提高到5万片。天玑智谷专注生产智能终端显示屏,是京东方等全球顶级供应商的重要客户,已经投产的首条生产线,每天有1000多台液晶显示器走下生产线,销往国内外市场。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批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极。从一棵树到一片林,从一个企业到一大产业,短短八九年时间,开发区·铁山区电子信息产业项目演绎了经典的集群发展之路,成为推动该区加快建成全市高质量发展的龙头、全域一体化发展的核心、改革创新的前沿的强劲动力。

政策“给力”,企业“加油”,全区百日攻坚战,期待捷报传。

【责任编辑:吕鉴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