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 黄石新闻

“市”在人为 “监”守民生 大冶市市场监管局在疫情防控中持续发力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24日11:05 来源: 黄石日报

指导超市防疫工作

检查超市菜品安全供应

深入一线参与疫情防控

检查药店

肉类食品安全检查

防疫期间检查民用商品

□ 通讯员 李精明

在大冶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深入防疫一线,穿梭药店、超市、农贸市场、企业工厂。无论是人员密集的大街小巷,还是村头路口的便利小店,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保供给、稳物价、督整改、除隐患、查质量、促复工……

聚心奋争先 在抵抗新瘟疫情上持续发力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市场就是战场。全体党员干部要争当先锋,我们站立的位置,就是守护人民的防线!”1月23日下午,亲任指挥长的大冶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前兵在全局动员大会上发出了动员最强音。50多天来,全局300余名干部职工全天无休、下沉一线,全力投入疫情防控工作,打响了“防疫”阻击战。

该局始终紧跟中央、省、黄石市、大冶市防疫步伐,严格按照工作安排,牵头大冶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市场工作组,制定《大冶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市场工作组工作方案》《大冶市市场监管局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等系列指导文件,为市场工作组和市场监管局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迅速组织成立大冶市市场监管局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市场监管工作任务和成员单位责任分工,统一组织领导大冶市疫情防控中的市场监管工作,保证了防控工作有序开展。

聚力强协调 在保障市场供给上持续发力

在重要物资管控上,该局进一步加强粮、油、米、面、肉等民生物资,口罩、酒精、体温计(测温仪)、84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和感冒、发烧类药物药品的销售管理,全面加大监督巡查。此外,支持鼓励食品、药品、超市经营者加大商品进购力度,在保障质量和稳定价格的基础上,确保辖区民生物资有效供给。

一方面,大冶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大冶市商务局充分发挥商贸企业的货物流通主力军作用,倾心指导商贸企业与外地生产企业对接,指导出行人员加强防护,提供人员出行及防护服务,及时组织货源,增进储备,以满足群众需要。为保障市场蔬菜供应和价格稳定,市场组协同交通部门对大冶市大型蔬菜批发单位——蓝天物流园采取一车一证全套防护的措施,定车定人跑武汉,为大冶市日提供新鲜蔬菜60吨。同时,为保障群众对猪肉、鱼的消费需求,协调大冶市食品公司和肉联厂从外地购进生猪产品,保证每日供应100余头猪肉投放市场,协调东风农场每日5000斤优质鱼类、水产品投放市场,使大冶市鱼、肉供应充足。保障了源头供应,为稳控市场价格提供有力保障。

另一方面,该局主动对接供货商,积极协调药品行业人员购进防控物资;同时请求外地药品企业予以支援,截至目前,共筹购口罩约200余万个,84消毒液2600余桶,酒精1000余桶。为大冶市内唯一一家防护口罩转产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和政策协调,协助企业复产复工,促使大冶市口罩外购型向内供型转变,一个多月以来,大冶市口罩价格基本控制在1.8-2.8元/个。

聚焦严监管 在维护市场秩序上持续发力

为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市场秩序井然、价格稳定,该局累计为涉及生活必需品和药店经营业主办理疫情防控期间通行证1900余张。另外,该局采取通告、告示、通知、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形式,强化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向辖区经营者、消费者发布行业价格管控措施,严防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扰乱市场牟取暴利的经营行为发生;向社会公布行业监管举报电话,畅通投诉举报途径,切实加强对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等重点行业的监督管理,打造群防群控抗疫格局。截至目前,大冶市共查处各类价格违法案例10余起,狠狠打击了个别经营户借疫情防控之机违法获利行为。

着力停止非法交易。关停辖区内所有活禽交易市场和野生动物养殖场所,全面进行封存、消毒;定期回访已关闭活禽交易市场、交易点,严防重新开业经营,错时经营。

着力抓好重要区域防控。落实每个农(集)贸市场、商超配备专管人员制度。在大冶市5大超市、13家马路市场、蓝天物流园及重点区域广泛实行“一场一专班”,即“一块常见蔬菜价格公示牌、两名工作人员定位长驻、一支快速反应执法队伍查处物价违规”的疫情防控期间稳物价保民生长效监管机制,确保了商品供应不断、价格不涨。

着力抓好食品、药品安全和医疗器械监管。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5377户次、餐饮服务单位16133家次,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单位2569户次。突出药品、医疗器械产品质量和价格,及非法制售口罩等防护用品,针对重点区域、重点品种加大市场巡查力度,深入各辖区对疫情期间药械市场进行实地督查,督促完善口罩、抗肺炎病毒药品、酒精、消毒液等防护用品的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保证防控药械来源合法。疫情防控开展至今,大冶市已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9960人次,检查药品经营单位1960家次、医疗器械经营单位1441家次,查处口罩等防疫用品价格违法案例2起。

着力守住产品质量安全。抽调专人协助大冶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检查口罩、消毒液等防控物资质量安全,大力开展日常消费品质量安全检查行动,共计出动执法人员1000余人次,抽样送检卫生纸、洗涤剂、口罩等17个批次。

着力守好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红线。紧紧围绕疫情防控这一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扎实履行好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职责,主要负责人深入气瓶检测站和气站做好安全指导,督促企业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全局对大冶市20家气站进行了拉网式排查,未发现过期瓶、报废瓶和无码瓶,还对中百超市等5家人员密集场所开展监督检查,全面开展特种设备专项整治,重点对大冶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指挥部交办通知里涉及的101家重点企业做好复工前检验提醒工作。

着力做好精准计量。加强计量检测,检测非接触红外测温计200余台次。重点赴一线对大冶市人民医院、大冶市中医医院测温设备进行计量检定校准,加大计量执法检查力度,加大对燃油加油机、电子计价秤等重点领域计量作弊行为的打击力度,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聚智谋服务 在推进复工复产上持续发力

3月中旬以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走过了一道分水岭:从前期的“疫情防控”转向“防控+经济社会秩序恢复”。复工复产的指令,再度为市场监管人吹响了冲锋号。大冶市市场监管系统上下齐发力,共同奋战在帮助各类市场主体复工复产的最前线,让战“疫”没有后顾之忧。

针对复工复产当前形势,该局召集相关单位负责人召开了2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行政审批、特种设备监管、食品药品安全、产品质量安全、计量检测等多项工作,分类列出问题清单并制定帮扶措施。提出“要提高服务效率,加快审批流程,主动靠前服务,积极帮助复工企业解决燃眉之急和实际困难,全力支持各行业复工复产”,并随后于3月17日出台支持市场主体复工复产的14条措施。“不见面”服务、延长办理期限、优化食品经营许可、搭建助企融资平台、审慎执法……14条服务扶持措施,让各类市场主体在“疫”境中,更易平稳渡过复工关。

该局主动作为,主要负责人深入防疫物资和民生需求量较大的生产企业车间现场指导,全面掌握生产设备、特种设备、检验设备和技术人员情况,积极对接企业需求,多措并举,帮助生产企业恢复生产、扩大产能,全力保障市场供应。对食品生产企业,提出了抓好食品生产过程控制,杜绝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要求,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要做良心企业,食品质量不能降。同时,安排辖区市场监管所派专人进驻企业,为企业做好服务,及时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督促企业把好产品质量关。

聚民共防控 在促进社会共治上持续发力

疫情防控以来,该局将疫情知识宣传、日常检查、普法宣传相结合,通过与经营者进行“零距离”“面对面”宣传,认真向群众和经营者解读食品经营措施、餐饮单位及公共场所疫情预防知识和政策法规等,督促群众、经营者自觉加强卫生环境清洁,实行健康监测、规范经营行为,有效地在源头切断病毒传播的途径。

制发《关于维护市场价格秩序的告诫书》,制作《防控期间防控物资公示牌》《价格提醒公示牌》送达大冶全市零售药店、农贸市场、商超、餐饮单位等张贴告示3万余份,要求各经营业主每日对蔬菜、肉、鱼等民生商品和口罩等防控物资价格进行动态更新,为提醒消费者积极发现价格和质量等违法行为。

强化消费维权,全力回应群众关切。12315投诉举报热线和12345公共服务热线办公室启动24小时不间断人工值班制度,随时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严格落实24小时回复制度。截至3月20日,共接报287次,转办211件,查处违规2起。

及时向公众发布消费警示,引导人民群众建立良好的消费习惯。向公众公开疫情期间违法案件的典型案例,以案说法,提高经营者的依法守法经营意识,营造良好的市场秩序;截至目前,共出动监管人员11.9万余人次,发放和张贴相关公告与疫情防控资料5万余份,在官方纸媒或新媒体发布信息40余条,消费警示1条。

特别是大冶市采取强有力的封控措施后,婴幼儿用品及口罩、消毒液成为群众关切。大冶市市场监管局协同其他部门及时向市场投放牛奶6800余罐、口罩113.2万个,组织54家婴幼儿用品及51余家口罩、消毒液经营户营业,布点遍布城乡,并在大冶各媒体公布经营户地址、联系方式,方便群众就地就近购买。

【责任编辑:吕鉴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