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阮琼 通讯员 张焱)4月22日,在大冶特钢车间,机器轰鸣日夜不息,火红的钢材在轧辊间穿梭。唐科带着工作人员用手电筒照向钢管内部,探查无缝钢管内壁麻坑程度。“麻坑程度影响产品使用寿命,钢管内壁越平滑越好,必须做到极致!”唐科向记者介绍。
从业16年,从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到独当一面的工程师,他以匠心打磨一根“无缝钢管”,不断挑战技术极限,带领团队攻克一个个技术难题,让“大冶特钢造”“中国造”出海路越走越宽。而实现这一切的基础,唐科说要做到三个1/3。
1/3:扎根生产一线
今年39岁的唐科是大冶特殊钢有限公司219钢管厂专职工程师,金属冶炼高级工程师。2009年,23岁的唐科从重庆科技学院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毕业,通过校招来到大冶特殊钢有限公司(简称:大冶特钢),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这一干,就是16年。
“当时想着要专业对口,来钢厂工作是最好的选择。”唐科笑道,原以为工作内容是穿着白大褂做实验,没想到一进厂,他就收到一身工服,懵懂的他被安排在新建的170钢管厂热处理车间实习。“作为热处理技术员,我是新人,车间也是才成型不久,一共才16个人,一切都需要从头做起。”
复杂的轧机设备和精密的生产工艺,让唐科倍感压力与挑战。好在在师徒结对帮扶的机制下,唐科逐渐得心应手。加热炉、水压试验、硬度检测、工艺制定、生产计划编排……车间生产的所有岗位,唐科全部进行了轮岗实习,在实践中摸出了整个生产流程的要点。
“实践出真知。老师傅们一再强调,扎根一线是非常必要的。”唐科介绍,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对于无缝钢管这样的广泛应用于石油天然气开采、建筑业、机械制造、化工生产等领域的关键材料,更是马虎不得。他举例说,在特殊作业环境下,一根钢管的爆裂有可能会毁掉一口价值1个亿的油井。
为了将无缝钢管的合格率拉到最高,唐科常常不分昼夜蹲守在生产一线。“受环境湿度、温度的影响,有时候在实验室产生的结果,和在生产现场的有差异,这时候就必须及时做出调整。”唐科说。
1/3:“泡”在实验室里
唐科介绍,在工作的15年时间里,他在钢管研究所进行产品研发就干了8年。8年时间里,他常常“泡”在研究所。“这三栋小楼都是实验室,我们这里是国家实验室,现场发现的问题和技术难关,我们都在这里分析原因,寻找解决方案。”
2017年,在研发过程中,唐科发现大冶特钢某牌号含Cr系列不锈钢厚壁管的探伤合格率始终徘徊在76%,不仅生产损耗大、成本高,还一次次击垮工人们的信心,生产该不锈钢厚壁管也被戏称为“轧碰碰钢”。“时好时坏,完全靠碰运气。”唐科无奈道,这也成为他心里的一道坎。
如何提高该产品探伤合格率?唐科和其团队一项项排查原因。是否是成分设计不当,产生了不良析出物?他一次次优化成分;是否是加热温度设置不当?他一点点改变温度进行测试;是否是轧制参数不对?他一遍遍优化参数减少变形……
历经千百次的实验模拟和失败,终于唐科和其团队成功将某牌号含Cr系列不锈钢厚壁管的探伤合格率从76%提升至95%,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进而逐渐摸索出了一条工艺固化路线。
唐科介绍,得益于这一技术难题的突破,某牌号含Cr系列不锈钢厚壁管从一开始的年产出不足200吨,到现在年产出可超6000吨,也成为目前国内唯一得到斯伦贝谢、哈里波顿等国际知名企业认可的产品。大冶特钢也成为这些国际知名企业的指定供应商。
1/3:走出去实地调研
“1/3在生产一线验证实践、1/3的时间“泡”在实验室,还有很重要的1/3的时间要去客户所在处实地调研。”唐科说,“一定要到现场去!只有去到现场,才能了解真实的场景是什么样子,只有和客户深入交流,才能了解客户的痛点在哪里,才能研发出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对于唐科来说,出差是家常便饭,从国内的上海、山东等地到国外的意大利、德国等国家,走访交流必不可少。“最长的一段时间是去欧洲,大概有十几天,但没有一点时间能出去转转,介绍我们最新的技术和产品的同时,也要收集客户痛点,回去进行调整解决。”唐科无奈道,在此过程中,也可以发现一些市场的需求点,开发新产品,进一步开拓市场。
2017年,唐科在上海某企业进行走访交流过程中,了解到用于油井钻井的传统钻铤的制造工艺,一直存在诸多问题——材料损耗大、效率低、成本高,而且尺寸精度低、性能不稳定、淬火易开裂,客户的产品交付周期长。
能否直接用无缝钢管制造工艺,直接生产出石油钻铤,让客户无需进行加工?唐科开始了艰难的探索之路。
他一头扎进资料堆里。随着实验室里各种实验数据和图纸逐渐增多,唐科逐渐找到了突破口,成功开发出一种可用于直接制造钻铤的无缝钢管制造工艺,一举解决了传统工艺的所有难题,填补了国内空白,并于2018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为让“大冶特钢造”占据更多的国际市场,打破美国、日本高端石油用管核心技术垄断,2024年,唐科和其团队通过产销研联合开发高强度抗硫钻杆,通过美国试验室SSC测试,成为国内独家供应商。
产量单项先进集体、质量单项先进集体、交付单项先进集体、改善创新奖……在唐科技能大师工作室里,荣誉墙排得满满当当。多年来,唐科带领团队攻克了10余项无缝钢管的高端技术难题。
“成绩的取得不是依靠我个人,是团队协作的结果,我相信在师徒结对这种传帮带氛围下,我们会有更多的劳模工匠诞生,为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立下一座又一座里程碑。”唐科说。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