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袁辉(右)正在给学生辅导寒假作业。(视界网 谭平 摄)
湖北日报见习记者 王婧 通讯员 姚雪
【开栏语】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五四运动”100周年。追梦新征程,奋斗致青春。请看5位青年的奋斗故事。
“南京大学历史系的毕业生,为何要来偏远山区小学支教?”1月23日,巴东县清太坪镇白沙坪小学,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向袁辉道出疑惑。“希望做一个革新者,通过鲜活的教学方式,让更多的乡村孩子得到全方位的成长。”30岁的袁辉一脸坚定。
“叛逆”少年萌发教育革新的种子
以优异成绩考入南京大学的袁辉,也曾是“叛逆”少年。“对教育有自己的看法,不希望成为只会学习的机器人。”袁辉说,年少不懂事,为了与应试教育对抗,曾经交过白卷。
后来,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他慢慢转变了观念,并萌发了当老师的想法,寓教于乐,让学生爱上学习。“山区的孩子更需要优质教育。”大学毕业后,袁辉在网上看到了巴东“双拐教师”谭定才坚守讲台的故事,深受感动,辗转找到谭定才,“要做新时代的教育接班人”。
20多本书,一个睡袋,几套衣服,2012年9月,袁辉开始了他在巴东的教学理想与实践探索。演情景剧帮助同学们熟悉课文,在游戏中学习数字规律,为周边中小学教书法、音乐等艺术类课程……袁老师越来越受欢迎。“也曾被人误解,说是瞎折腾。”对青年老师的特立独行,有家长、老师质疑。
随着孩子们的成绩不断提高,对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这个30岁大男孩的教育革新逐渐小有名气。
要让“千里马”自由地驰骋
12岁的田青(化名)是袁辉的一名特殊学生,每周定期在家接受袁辉的辅导。
7岁时,田青被诊断患有成骨不全症,稍有磕碰便会骨折,只能辍学在家静养。“不能让一个孩子掉队。”得知此事,袁辉带着语数外课本来到田青家,给她开起了“小灶”。
田青的家与白沙坪小学隔着一座山,来回近30公里。下雪天路滑,只能徒步。
“袁老师每周都会抽两天时间来给我上课,风雨无阻。”在袁辉的帮助下,田青一门功课都没落下。
在袁辉的教学理念中,老师是伯乐,要帮助学生发掘潜能,要让他们的才能得到充分展示。田青便是他的“千里马”之一。
田青爱读书,袁辉便送她《简·爱》《基督山伯爵》等名著;爱画画,便给她买画本、绘画书;还把她捏的泥牛人发到朋友圈,吸引更多的人来支持她的创作……
“她做的手工艺品已经拍卖出2万多元了。”看着田青慢慢追上小伙伴,驰骋在成长路上,袁辉说,这也是他支教的快乐所在。
为乡村孩子搭起一座“公益桥”
让袁辉快乐的另一个源泉,是他相信,一群人便是一团火,能照亮、温暖另一群人。
15岁的田橙(化名)是袁辉班上的孩子,父亲去世,母亲出走,靠着亲戚朋友的帮助生活。“支教,不只是教书,更要助人。”起初,袁辉隔三岔五拿一些被子、衣服等生活用品给田橙,解一些燃眉之急。
然而,即使把每个月1000多元的支教生活补助全部拿出来,对贫困山区的孩子来说,也只是杯水车薪,“要借助一群人的力量,让更多的乡村孩子得到帮助。”
一次闲聊中,袁辉了解到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的“拾穗行动”项目后,多方打探找到基金会,将田橙及其他符合条件孩子的情况一一介绍,“前两天,资助金已经到账,孩子们可以过个好年了。”
与全国各地的朋友联系,捐钱捐物,帮扶结对,提供生活费;与母校红十字会联系,为贫困学生捐赠衣服300多套……践行“嚼得菜根,干得大事”的南大校训精神,袁辉先后荣获“中国好人”“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湖北省先进工作者”等称号。“我只是搭起了一座桥,希望更多的人为山区孩子铺路,让更多‘千里马’奔向远方。”袁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