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楚天百县跨越行]咸安:绿色崛起中的香城泉都

发布时间: 2012-08-13 06:14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图为:山环水绕秀江南

  图为:温泉美景

  图为:桂花雨

  图为:咸安第一个五星级酒店——碧桂园温泉酒店一角

  湖北日报讯  记者 范步 通讯员 谭辉龙 胡剑芳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一城十二泉,泉泉有洞天。

  从京珠高速咸宁北一出站,映入眼帘的满是翠绿,空气中浮动着桂花的清香,《江南桂花香》的旋律飘入耳际,如置仙境,如沐春风……

  咸安区作为咸宁市唯一的中心城区,高举大旗,奋勇争先,建设香城泉都,实现绿色崛起,奏响了绿色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的动人乐章。

  绿色农业风景独好

  作为中国桂花之乡,咸安古桂最多。全国2200株古桂中,咸安就有2000株。植桂历史最久,延续一千多年,家家户户有技术,有苗圃基地,以桂花为主的绿色农业风头正劲。

  9日,记者来到桂花镇柏墩村农民黄兴亿家苗木基地大棚。“我家今年插了60多万株,明天春天就能卖50多万元,扣除成本,赚40万元没问题”。黄兴亿做苗木生意多年,自己还在网上开通了网站,成立了桂花苗木协会,不仅做了楼房,还买了小车,算是富有的农民了。由于中国桂花之乡的品牌宣传,加上几届温泉文化节的举办,咸安的桂花就像长了翅膀,身名远播,全国各地商客纷至沓来,买苗,买花,买深加工产品,名不见经传的桂花成了花农的摇钱树。

  由于比种粮来得快,经济划算,桂花镇的农民几乎家家都有苗圃,经济总收入达到1000余万元。全区14个乡镇办农户也都利用空地见缝插针种桂花,种绿化苗木,搞庭院经济;利用新鲜桂花加工桂花酒、桂花糕、桂花蜜、桂花糖、桂花香精、桂花浸膏的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越来越多。仅桂花产业,就给当地经济带来超过3亿元的收入。

  以绿化苗木的蓬勃发展为基础,咸安科技农业发展如火如荼。投资百万元的向阳湖农业科技观光示范园区正在建设;投资百亿元的华彬低碳示范园中,农业科技示范园将建成200亩规模,并引入了利用地下水制冷灌溉回流地下的环保农业新理念。

  环保工业实力壮大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咸安的美在山水,咸安的美在环境,我们不能为一时之利,断了子孙饭。”咸安区委书记谭海华、区长李文波在每一次工业招商引资会上都反复强调。

  设高压线拒污染企业。前年,咸安工业经济开发区到沿海招商引资,一家电镀企业传达了投资100余亿的转移到咸安工业园发展的意向,面对巨额投资的诱惑,有些人认为应开方便之门。在现场考察时,当看到巨大的排污口浊浪翻滚,咸安区断然说“不”,将百亿元大项目拒之区外。

  坚决关停污染企业。为了还青山绿水的环境,咸安近5年来关停了苎麻脱胶污染企业17家,关停了小矿山、小钢材企业40家。“虽然因此损失了几十上百亿的产值,但我们获得了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我们城市的质量和品位得到了提升。”咸安区环保局长祝敏柏爽朗大笑,对“损失”毫不心痛。

  大力治理企业污染。为了还咸安母亲河淦河一个清亮的身躯,该区对中下游生活和工业污水处理加大力度,投资两千万元在中游建立了全区最大的污水处理厂;对全区最大的苎麻生产企业精华纺织集团引导与武汉大学合作,推行生物脱胶技术,过去酱油一样的污水如今各项指标合格,实现了清水长流。

  经过多年努力,来咸安落户的项目越来越多,而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绿色环保企业。

  低碳旅游打响品牌

  青山成画卷,碧水淌诗文。嫦娥挥袖去,香留天地间。上天赐予咸安优美的生态环境,区委、区政府珍惜利用,以“低碳、绿色”为主题,策划、打造绿色旅游。

  在咸安区桂花镇金桂湖,占地32平方公里、投资百亿元打造的华彬低碳示范园区已粗具规模。贵宾楼、迎宾楼建设已经完成。低碳示范馆已开基建设,低碳农业示范园也相继开工,相关的配套设施正在完善。利用当地原生态版的青山、绿水,打造一流的低碳、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示范区,是全国五大低碳示范区之一,也是全省唯一的低碳示范区。

  咸安是千桥之乡,就在金桂湖边上,大汉皇族村刘家桥一枝独秀。走进刘家桥,青山环绕,清泉潺流,古屋成群,古桥飞架,古木参天,风景秀丽。一位刘姓老人介绍说:“这座桥是明代崇祯五年所修,至今有近四百年历史了。”目前,刘家桥的农家乐已经发展到12家,年接待游客超过50万人。在咸安,刘家桥、汀泗桥、官埠桥,一桥一故事,一桥一历史,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相互交融为一体,蕴含着丰富的楚南文化特色,吸引了成千上万游客前来观光。

  作为香城泉都,桂花、温泉咸安是旅游开发的重要元素,桂花文化、嫦娥文化、温泉文化成为咸安旅游的看点和热点。在咸安区旅游总体规划中,城区侧重打造“香城泉都”品牌,乡村侧重打造“中国最美乡村休闲观光旅游区”,嫦娥湖、星星竹海、飞仙洞、仙人墩、月亮山等富有传奇色彩的景致全部纳入了乡村旅游专线建设。

  而向阳湖,则是咸安低碳旅游文化的又一瑰宝。40年前,中央文化部六千文化名人曾在这里生产生活,留下了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和文化宝藏,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奇葩。省委领导对向阳湖文化开发提出了“文史农旅”四字要求,省政府已拨上千万元给予支持。记者了解到,该旅游文化项目正在按制订一个规划、修一条路、建一个修旧如旧的纪念馆、建一个农业科技示范观光园区、实行项目化建设,积极推进。

  300个项目舞活桂乡

  (记者范步、通讯员谭辉龙、胡剑芳)8日,位于咸安经济开发区内的湖北天源纺织公司一派繁忙景象,投资1.5亿元的5万锭全自动纺纱车间建成投产。“该车间全部采用进口机械设备,不仅可提高产值20%,而且工人劳动强度可降低60%以上!”公司负责人董富祥自豪地说。

  这是该区加强项目建设,不断增加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区充分发挥市区一体的优势,谋求发展先机,加大项目建设力度。2011年,该区完成项目投资95.5亿元,同比增长35.2%,项目建设呈现遍地开花之势。“今年计划开工项目有300个,总投资达125亿元。巨宁重组竹项目、华宁防腐2个项目还领跑咸宁项目开工周。”区长李文波说。

  据了解,该区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重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坚持“一把手”上阵亲自抓,利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向内地转移的机遇,在广东、上海等地商会的协助下,成功引进金湛电子、奕东电子、金海达新型材料等多个重大项目,增强了该区的经济发展后劲;在项目建设上,着力于项目建设督办环节,实行“四个一”原则,即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突出抓好项目前期开工和项目建设的相关环节,切实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和效率;在项目服务上,实行一周一碰头,一月一督办制度,区发改局、招商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充分发挥综合管理职能,为落户项目提供保姆式服务,从根本上解决投资方的后顾之忧。

  据介绍,今年计划开工的项目投资都在1000万元以上,其中包括华彬金桂湖低碳经济示范区、梓山湖贺胜新城、向阳湖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这3个投资上百亿元的大块头。目前,华彬金桂湖低碳经济示范区和梓山湖贺胜新城项目均已开工建设。

  文化咸安 芙蓉出水

  (记者范步、通讯员谭辉龙、胡剑芳)昨日,咸安区传出信息,9月下旬该区隆重举行“月圆桂香·中秋祭月”大型文艺晚会,把咸安区长期流传下来的古老祭月仪式搬上舞台,传承历尽千年的祭月文化。

  咸安是中国桂花之乡、中国嫦娥文化之乡,晚会将以中秋、月亮、嫦娥、桂花为元素,用古今诗赋、地方歌谣进行串联,以《天香云外飘》、《彩云追月》、《桂酒浓》、《江南桂花香》等咸安民俗歌舞为主要表现形式,充分演绎和展示咸安中秋文化、月亮文化、嫦娥文化、桂花文化等地方特色民俗文化。

  这是咸安区发掘地方特色文化元素,全方位打造“文化咸安”的一项重要举措。

  咸安是一个文化底蕴积淀厚重的地方,正在打造“向阳湖文化”、“桂花文化”、“嫦娥文化”、“竹文化”、“桥文化”、“茶文化”等,这些精品文化如芙蓉出水,令人耳目一新。

  咸安向阳湖是原文化部“五七干校”所在地。1969年至1974年间,文化部高级领导干部和著名作家、艺术家、出版家、文博专家、电影工作者及家属6000余人到咸宁向阳湖接受劳动锻炼和改造,留下了一湖历史,激活了一湖文化。

  如何抢救保护向阳湖文化,使之成为激励后人的一个文化宝库?近年来,咸宁市区两级政府致力于向阳湖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工作,制定了五个一发展规划,即制订一个全面发展规划、修建一条路、新建一个博物馆、建设一个现代化农业观光示范园区等。目前,咸安区委成立向阳湖文化项目指挥部,五个一规划正在逐步落实之中。

  与此同时,《千桥流水桂花香》一台戏的成功上演,《江南桂花香》歌曲的成功推介,咸安桂花美誉天下;刘家桥、汀泗桥、高桥等千座特色古桥的保护、研究、挖掘,让桥文化发扬光大;针对咸安人民的“祭月习俗”以及民间流传的故事传说、风物遗存等,咸安区邀来全国各地专家举办中国嫦娥文化高峰论坛,该区2011年7月被命名为“中国嫦娥文化之乡”,建嫦娥广场、树嫦娥飞天雕塑、命名嫦娥湖等景点,让嫦娥文化与咸安特色旅游紧密结合。

  城乡统筹 城乡互联

  咸安24个城中村变社区

  (记者范步、通讯员谭辉龙、胡剑芳)9日,在温泉办事处岔路口社区,记者碰到正在锻炼身体的杨文珍太婆,她说,城中村改造后,身份由村民变成了城市居民,走着宽敞的马路,看着漂亮的街灯,喝着洁净的自来水,晚上没事和老伙伴们一起到休闲广场跳跳舞,觉得人生无比幸福。在咸安区,像这样受益于城乡统筹发展的比比皆是,如此美好的“待遇”,已经普及到24个由“城中村”改造而成的社区。

  2年前,咸安区成为咸宁市唯一的城乡统筹发展试点区。该区抓住机遇,以城乡空间布局、城乡经济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城乡公共服务、城乡社会发展等五个一体化,积极探索和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首先是有一个令人满意的人居环境,以优美的环境缩小城乡差别”,区委书记谭海华、区长李文波快人快语。

  为了美化乡村人居环境,全区组织30多家文明单位,牵手村湾开展“清洁乡镇,卫生村湾;城乡互联,文明共建”活动。在双溪桥镇杨堡村,村民方光志家的大院落里,水池幽静,绿树成荫,样式别致的两层小楼坐落其中,房内三室一厅干净整洁。屋后的鸡棚、猪栏、沼气池、鱼池一应俱全,一处江南农家庭院经济院落豁然眼前。方光志说,现在农村的人居环境不比街上差,有了合作医疗,日子比城里人还舒坦。

  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的极大改善,拉近了城乡距离;而经济发展和收入增长的同步,则缩小着城乡差距。咸安区提出了“八大板块基地、五大养殖小区”建设目标,油菜、肉鸡、生猪、獭兔、淡水鱼、油茶、金银花、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突出,40万亩油菜基地、2000万羽温氏肉鸡、60万头温氏生猪养殖基地和泉水湖10万亩水产健康养殖基地、大幕万亩金银花基地、双溪、横沟、官埠、向阳湖3万亩蔬菜基地示范效应巨大,群众受益明显。仅温氏养鸡每年给农户带来几千万元的收入。同时,重视发展乡镇工业小区7个,实现乡镇工业总产值120亿元,工业增加值35.9亿元,年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6000余人。

  近年来,咸安区城乡面貌变化很大,中心城区建设快速推进,城区面积比五年前扩大了一倍,城市功能更加完善。一位从武钢退休回乡隐居汤垴村的老者,说起城乡统筹,诗兴大发,赋诗一首:村组通公路,乡镇有企业。城乡风光好,香城最宜人。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admin)
关键词:项目建设;桂花文化;人居环境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省委常委专辑

编辑推荐

更多>>

精彩图片

更多>>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