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路径与对策

发布时间: 2012-08-13 06:15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湖北日报讯

  基本情况

  人员结构上,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占总人口比重不断增大,处于人口红利持续增长阶段。外出务工人员数量持续增长,文化程度不高,男性比例逐渐增加,本乡镇人员就业结构优化。本乡镇仍是当地劳动力就业的主要区域。留守农村劳动力大多为老人、妇女和残障人员。

  外出务工状态上,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不高,外出务工人员技能培训力度不够大,就业层次也不高。

  待遇有效改善。2011年人均月收入2000元以上人员的比重为35.27%,较2009年增加11.66个百分点。从业环境良好,侵犯外出务工者合法权益事件得到有效控制。

  社会保障覆盖有限。劳保补贴覆盖面不广,“五保”(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参保率不高,外出务工人员参保率不高。

  返乡人员大量外出。2011年返乡12.02万人,再就业 12.02万人。返乡人员比重较低,为11.66%,低于2009年5.18个百分点。片区内尚无吸纳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就业的产业,外出返乡人员再次大量外出。

  片区内外差异。收入水平偏低,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企业招收人员比重偏低,经商人员比重偏低。

  我省武陵山区劳动力富余,处于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阶段,农民非农收入不断增加,务工环境显著改善。但受劳动力素质不高、转移组织化程度偏低影响,片区转移劳动力在收入、能力培养、发展空间等方面与全省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各相关部门需进一步加大对片区内劳动力的扶持力度,促进当地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劳动力转移对片区发展的影响

  积极作用:人地矛盾有效缓解。大量人员外出增加了留守人员的土地耕种面积,减少了当地资源的开发和消费。收入大幅增加。农民收入大幅增加,贫困群众的生活面貌得到显著改善。农村转移就业人员经过一定时期的学习和锻炼,能够掌握一门或数门专业技能。

  负面影响:骨干农民流失,先进农业技术难以推广,农作物增产增收受到一定影响。农村年轻一代转移就业人员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不仅影响到他们市场竞争力、待遇水平和成长空间,也不利于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留守问题凸显,空巢老人生活质量堪忧,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

  几点建议

  发展优势产业,积极吸收农村劳动力就业。在政策扶持范围内,可着力发展以高山种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和生态文化旅游业为支柱的特色产业,延长生产链条,创造就业岗位,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升技能和收入水平。片区政府应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组织农村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开展就业指导,密切与劳务输入地、用工单位的衔接配合,实现劳动力的有序输出。

  制定倾斜政策,大力扶持外出返乡人员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建立用工信息交流发布平台。对吸收外出返乡人员就业的企业实行政策优惠。在金融、税收、土地、资本金等方面制定倾斜政策,支持外出返乡人员自主创业。

  破除体制限制,积极引导农村转移就业人员融入城市社会。加快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改革,破除城乡人口自由流动门槛。逐步实现养老、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共享。

  处理留守问题,维护农村和谐稳定。提高基层工作人员待遇。组织农村留守劳动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引导农村留守人员集中居住,配建基础设施,覆盖公共服务。

  创新社会管理,探索城市扶贫新领域。探索农村转移就业人员扶持办法,加强政策引导,打造发展平台,优化发展环境,打破向上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保障其发展权。

  (执笔:杨朝中 陈帆)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admin)
关键词:返乡人员;就业人员;务工人员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省委常委专辑

编辑推荐

更多>>

精彩图片

更多>>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