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襄阳分公司 > 十堰新闻 > 十堰滚动播报

十堰竹山:扶贫车间进村口 门口就业促增收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12日14:27 来源: 荆楚网

荆楚网客户端—荆楚网消息(通讯员 陆龙和、王玮琪)稻浪起伏,瓜果飘香,田间道路水渠纵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白墙黛瓦,一个个新农村雏形显现;扶贫车间机器轰鸣,产销两旺……

“哒哒哒,哒哒哒……”10月11日,笔者走进竹山县宝丰镇安邦鞋业扶贫车间,车间里一片繁忙,贫困户李春梅正忙着给鞋面缝线。

车间里一片繁忙。通讯员供图

李春梅以前跟丈夫在外打工,婆婆生病后她回到村里,家庭收入减半。今年上半年,该镇引入安邦鞋业公司建成扶贫车间,李春梅就来打工:“都是简单手工活,工资计件拿,我一天能挣80多元。”

车间上班时间弹性较大,她可以照顾婆婆和接送孩子上学:“孩子带了,钱也挣了,多好!”在这个大约200平方米的扶贫车间里,共有30多名工人在这里打工挣钱。

麻家渡镇店子村的曾荣华,以前在东莞一家电子厂打工,因需要照顾孩子读书,她辞工回乡开办了一个家庭电子加工作坊,生产网络滤波器。经过一段时间发展,订单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目前在她的家庭作坊里打工的妇女有30余人,她还与双堰村、总兵安村等26个贫困户签订了加工合约。

竹山县里出台政策,通过减免房租、政策奖补、贴息贷款等方式,支持扶贫工厂、扶贫车间和扶贫作坊发展。过去几年,竹山县将招商和扶贫相结合,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扶植本地企业发展,为贫困人口提供就业岗位共计6000多个。

“打工何必去远方,家乡就有好工厂。”当地驻村干部表示,像这种家门口的扶贫车间正成为精准扶贫的主要措施。竹山县柳林乡通过老乡招老乡,引入了服装加工车间;擂鼓镇引入汽车坐垫生产企业落户,该产业很快发展覆盖到周边几个乡镇。目前,全县扶贫车间和作坊有电子加工、手工编织、服装加工、农副产品加工、汽车驾驶等五大类别,17个乡镇已建成300多家扶贫作坊和16家扶贫工厂、80多家已经规范运营的扶贫车间,带动6000多人就业,其中包括300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如今,竹山县依旧在大力承接产业、扶植企业,计划今年通过建设30家扶贫工厂和100家扶贫车间、500个家庭作坊,带动1万人就近务工就业,让越来越多的贫困人口在家门口上班,在家门口赚钱,在家门口脱贫。

【责任编辑:荆楚网二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