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方金柱)“感谢西苑医院的医生护士,救了我爸爸的命,一年来还多次上门服务!”11月20日,在市西苑医院(太和医院西苑院区)外科,胡(化姓)爷爷家人将一面锦旗送到外科主任李承念手上,感谢医护人员对老人的治疗和关心。
收到赠送的锦旗。通讯员 供图
在过去10个多月时间里,市西苑医院外科医疗团队为其两次手术治疗,一次“保命”、一次“排难”,并多次上门提供护理服务,让倍受困扰的胡爷爷又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造瘘”保命 无奈佩戴“挂粪袋”
今年1月,70岁的胡爷爷因剧烈腹痛,被紧急送到十堰市西苑医院,CT检查提示:肠道穿孔及梗阻,随安排急诊手术治疗。
“当时一期手术保命为主,手术探查发现他乙状结肠有一约3厘米的穿孔,有菜叶及粪便溢出,腹腔已经被严重污染。”西苑医院外科主治医生陈昊说,术中探查明确为乙状结肠穿孔、右侧腹股沟斜疝并嵌顿。
由于肠穿孔造成腹腔污染严重,在急诊手术中切除坏死肠管后,只能清洁腹腔做临时性结肠造口,为老人做了乙状结肠切除术+降结肠造口术+右侧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在患者腹壁留造瘘口,外接“集粪袋”,粪便等肠内容物直接由造瘘口经造口袋排出体外。
胡爷爷出院后,西苑医院外科医护团队定期上门为老人提供康复指导,查看造口情况和疾病恢复情况,更换造口袋,给予饮食指导和造口护理指导。
检查恢复情况。通讯员 供图
“肚子上带个东西出入不方便,还有难闻的气味,人多的场合都不好意思去。”胡爷爷说,佩戴“挂粪袋”后不方便,不能正常排便,平时不敢多吃,每天倒粪便也比较麻烦,关上造瘘口告别“挂粪袋”成为他最大的心愿。
“关瘘”解忧 终获排便自由
“二期手术一般选择在造瘘10-12个月后,实施肠道吻合术,关闭造瘘口。”陈昊说。今年10月,外科医护人员在上门回访后,经过综合评估认为,可以择期实施关瘘手术。
10月底,胡爷爷入住西苑医院外科,医院组织了外科、麻醉科、影像科等多科室会诊,太和医院胃肠外科主任、西苑院区外科业务主任狄茂军参与会诊讨论。评估其结肠通畅情况、直肠残端情况及手术期间麻醉风险等,制定手术方案,明确麻醉方式。
在完善术前相关检查和准备后,11月初,由狄茂军主刀,在全麻下,外科团队为老人设施了“结肠部分切除术+结肠-直肠吻合术+肠粘连松解术+腹壁疝修补术”。历时5个多小时,为老人完成肠管“修补”,成功“关瘘”。
术后,经过两周的精心治疗和悉心护理,胡爷爷逐步恢复了流质、半流质饮食,恢复排气、排便,摆脱了伴随10个多月的“屎袋子”困扰,恢复正常排便功能,实现了“排便自由”,于11月20日康复出院,过上正常生活。
“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服务。”李承念说,外科在多举措提升服务的同时,加强医疗业务学习和新业务新技术开展,太和总院专家教授定期到西苑院区坐诊、查房、带教和手术,不断提升医疗技术和医疗质量,努力为辖区群众提供“三甲医院的技术、二甲医院的收费”高品质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