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襄阳分公司 > 十堰新闻 > 十堰滚动播报

太和医院专家团队实施高难度微创手术,为患者“修好心门”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14日18:22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王慧)“我现在能一口气上三楼,也不喘了!”近日,在太和医院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病房,68岁的苏阿姨在走廊里来回走动展示康复成果,完全看不出一周前她还因严重心衰无法行走。这背后,是该院多学科团队精诚协作、结构性心脏病亚专业组不断追求的结果。

六旬阿姨呼吸困难,竟是"生命阀门"告急

年过六旬的苏阿姨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和多年的糖尿病,且血糖一直控制的不好。2月中旬,苏阿姨突然出现活动后呼吸困难,稍微走几步就大喘气,如此反复十余天未出现好转。

前几日,苏阿姨来到太和医院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做检查,结果令人揪心:苏阿姨患有严重心衰合并肺部感染,心衰元凶竟是心脏的"生命阀门"——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合并中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如果把心脏比作水泵,主动脉瓣膜就像阀门,阀门坏了心脏泵功能就会衰竭。”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主治医师熊健告诉记者,对于苏阿姨这种心脏瓣膜性心衰,如果不解决瓣膜本身问题,心衰症状很难彻底治愈。

熊健安排,先用药物治疗将苏阿姨的肺部感染控制。之后复查心脏彩超,苏阿姨的心脏瓣膜并没有丝毫改善。这意味着必须要做主动脉瓣置换手术。

然而棘手的是,经过主动脉瓣CT扫描,发现苏阿姨主动脉瘤样增宽,心脏角度约65°(正常心脏角度通常小于45°),呈横位心,心脏瓣叶钙化严重。如果采用介入手术,容易损伤升主动脉,从而导致患者死亡。又因为苏阿姨血糖控制不好,身材瘦小,传统的开胸手术风险极高。内科介入和外科手术均存在高风险,这让治疗一度陷入僵局。

2小时"拆弹"成功 毫米级操作显真章

面对"开胸风险大,介入难度高"的困境,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结构性心脏病亚专业组联合胸外科、麻醉科、超声科等科室开展会诊讨论。"就像要在悬崖边完成精密雕刻。"熊健形容手术难点:横位心脏导致导管难以到位,钙化瓣膜如同"混凝土墙",扩张的主动脉随时可能破裂。

经过慎重考虑,家属决定采用介入手术治疗。术中发现苏阿姨实际心脏角度比CT显示更极端,几乎呈80度横位,人工瓣膜始终不能到达指定位置。"就像要从侧面穿过弯曲的隧道投放精密仪器。"熊健决定启用预案,采取抓捕器方式,用一根特制圆圈导丝套住人工瓣膜精准输送到指定位置。随着超声显示瓣膜完美贴合、血流恢复正常,手术用时2小时顺利完成。

术后恢复迅速,次日即可下地行走

术后第一天通过复查心脏彩超,显示苏阿姨心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当天下午她便能自主下床活动。"没想到不用开胸就能换'心门',连伤口都找不到。"苏阿姨抚着胸口感慨。

随着我国老龄化加剧,心脏瓣膜病患者逐年增多。熊健提醒:严重的主动脉瓣狭窄可能出现胸痛、晕厥、呼吸困难、心功能衰竭甚至猝死。若出现活动后胸闷气促、晕厥、心绞痛等症状,应及时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对于高龄、合并症多的患者,TAVI手术作为"不开胸换瓣"的创新技术,正成为越来越多患者的"保命选择"。

【责任编辑:雷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