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陈必明 但兴竹 陈洋 许海涛)在十堰市竹山县官渡镇,诸多民间文化瑰宝熠熠生辉。其中,十堰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官渡木椅,以其独特魅力脱颖而出,承载着厚重的人文内涵与百年传承的精湛技艺。
官渡木椅。通讯员 供图
官渡镇孕育了曲调悠扬的官渡民歌、细腻精美的堵河剪纸、巧夺天工的民间雕刻,而官渡木椅堪称其中的杰出代表。这种手工制作、造型独特的木椅,就地取材,已代代相传 100 余年。如今,仍有十余名能工巧匠坚守,柯权、蔡少清便是代表性传承人。
官渡木椅制作工艺繁杂,从选材开始就极为讲究。柯权介绍,工匠们需选用上好松木,质地坚硬、纹理美观,保障了木椅品质。且砍树时间有严格要求,从头年冬月到第二年正月间,这三个多月是最佳砍树期,此时木材浆已收得差不多,同时所选材料需通身无疤无印。
选好木材后,要依次进行开料、刨料、雕刻、蒸煮、组装等十几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考验着工匠的技艺与耐心,蒸煮环节更是对木椅品质起着关键作用。通过长时间蒸煮,能有效去除木材内的水分和杂质,避免木椅日后变形、开裂,大幅延长使用寿命。同时,还能增强木材韧性,便于后续加工,为打造严丝合缝的榫口奠定基础。柯权形象地说:“要从第一天蒸到第二天,木材拿到手上像面条一样,一弯就能起来,蒸煮还起到杀虫杀菌的作用。”
官渡木椅。通讯员 供图
组装环节同样重要,工匠师傅们凭借多年经验与精湛技艺,将各个部件严丝合缝地组装起来。一把官渡木椅,全靠榫卯结构连接,这种传统的组装方式不仅让木椅更加牢固,更彰显着匠心独具的艺术之美。柯权自豪地表示:“我们榫卯结构,全身都是榫卯,坐十年、二十年都不会咯吱咯吱响。”
官渡木椅。通讯员 供图
以独特技艺制作出来的官渡木椅,线条流畅圆润、造型古朴典雅,光滑舒适耐用,较好地保留了民间家具的美学价值和实用价值。2016 年,竹山官渡木椅制作技艺入选十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柯权满怀壮志:“官渡木椅传到我手上已经是第三代了,我想把它做好、做大、做强,走出竹山、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