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范升英)“仙河因为河道弯曲,砂石、淤泥时常堆积,现在经过我们长期系统治理,不仅防洪能力提升了,河畔的步道也成了村民散步的好去处。”关防乡人大代表卢从信介绍道。
走进关防乡沙沟村河道清淤现场,乡人大代表们坐上皮划艇,利用铁锹、镰刀、钉耙等工具,冲刷淤泥、清理石头、清除杂草。清淤后的河道水流通畅,两岸干净整洁,宛如一幅“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水墨画卷。
在清淤过程中,关防乡按照“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部署要求,组织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履职尽责,创新推行“清淤+”融合发展机制:结合农田水利建设,将淤泥分散转移;利用疏浚后的河滩地种植芦苇、菖蒲等净水植物,建设生态湿地;在河道定期投放鱼苗,增强水体活性;沿河铺设休闲步道2公里,配套观景平台、亲水平台等设施,推动“河道治理”向“水经济”延伸。沙沟村人大代表胡小华感慨:“以前河道脏乱差,现在水清了、鱼多了,每天来河边遛弯的人翻了好几倍!”
近年来,关防乡以“河湖长制”为抓手,坚持“治理一段、美化一片、带动一方”理念,聚焦河道淤堵、小流域综合治理等,按照“全域规划、分类施策、标本兼治”思路,统筹推进清淤疏浚、截污纳管、生态护坡、高标准农田等工程,通过“政府主导+村集体带头+代表参与”模式,整合水利、环保、农业等部门资源,成立巡河队15支,兼顾河道清淤与生态治理,打造示范河段,形成了“干支流联动、上下游共治”的治理格局。
目前,关防乡人大代表清理河岸线28.6公里,清理并整改河道卫生死角11处,河道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带头带动沿岸群众发展乡宿、民宿旅游等产业50余家,下一步,将深入践行“两山”理论,打造“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美丽乡村,为乡村振兴注入“水动能”。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