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余荔 陈琼)六月上旬,郧西县土门镇六官坪村的黄皮椒大棚里,黑色除草膜在垄间蜿蜒铺展,定植孔中钻出的椒株已高出膜面半尺。该镇农业服务中心技术员金永梅半蹲埂边,指尖轻捏椒枝示范:“从第一朵花往下抹侧芽,门椒趁早摘,养分才够幼果长!”身旁,农户周邵彩攥着篮筐,边抹芽边将青亮门椒码进筐——移栽20余天的黄皮椒,正迎来首轮管护关键期。棚外山影朦胧,棚内枝蔓舒展,一幅“科技护苗”的农事图景悄然铺展。
村民正在进行黄皮椒管护。通讯员供图
这片由村民流转20亩闲置地搭建的58座大棚中,黑色除草膜既抑制杂草疯长,又锁住土壤墒情。金永梅带领的农技专班自椒苗移栽起便扎进田间,把“摘门椒+抹侧芽”的管护流程拆解成“手把手课堂”。
“以前种玉米,一年到头剩不下啥;现在守着棚子,一天挣80块还学了技术!”周邵彩擦着额头的汗笑言,实训半月间,她从“种菜外行”练成“管护能手”,日均务工增收近百元。棚内每株从膜孔探身的椒苗,都刻着农技赋能的生长印记。
从零散地块到规模基地,六官坪村的黄皮椒产业藏着“绣花功夫”。20亩土地流转激活闲置资源,农技兜底打消村民顾虑,十余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务工+学艺”双丰收。“这批早熟黄皮椒上市早,订单早就对接好了!”金永梅抬手抹去汗珠,话语里透着实干劲儿。土地流转聚起合力,技术服务托住底气,膜孔间蓬勃生长的黄皮椒,正串起村集体与村民的“增收链”。
如今,黄皮椒基地不仅鼓了村民腰包,更让村集体经济“活”起来。这抹从膜孔探身的“椒绿”,既映着六官坪村特色农业的生长轨迹,也勾勒着山乡振兴的务实路径——在农技护航与产业深耕中,向着“黄金椒”带动致富的目标稳步前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