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陈国东 薛莉莉)“咚咚锵!咚咚锵!”9月27日清晨,十堰市郧西县土门镇家竹村党群服务中心门口锣鼓喧天,舞狮踩着欢快的鼓点跃动,狮头高昂、狮尾轻摆,时而腾空跃起,时而俯身互动,引得围观群众阵阵欢呼,共迎“国庆”“中秋”双节、共享丰收喜悦。
据了解,此次活动以“喜迎国庆 欢度中秋 醉美田园 畅游古村”为主题,吸引了鄂陕周边乡镇游客、商户、村民等4000余人参加,在趣味赛事与文化展演中,体验农耕乐趣,感受乡土文化。
郧西县土门镇拔河比赛活动现场。 陈国东摄
“各就各位,预备——”随着裁判员的一声哨响,拔河比赛正式拉开帷幕。6支代表队队员紧握麻绳,身体后倾,铆足力气向各自方向拉动。来自“红色福地代表队”的陈礼双是队里唯一的女性队员,她双脚蹬地,与队友们齐声喊着口号:“一二!一二!”“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肯定能赢!”陈礼双赛后气喘吁吁地说。最终,经过多轮激烈角逐,“红色福地代表队”凭借默契配合斩获冠军,陈礼双激动地说:“这场比赛不仅比出了成绩,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团队协作的力量,以后村里有活动,我还来参加!”
郧西县土门镇割稻谷比赛活动现场。 陈国东摄
与此同时,任家湾入口的稻田里,割稻谷比赛同样火热。3支队伍分工明确,伴随着一声锣响,队员们迅速弯腰挥镰收割,另一旁的队员负责转运稻穗,忙着脱粒。“注意握镰姿势,别伤到手!”“魅力家竹代表队”的老师傅贾启成一边收割,一边向队员传授技巧。20分钟的比赛时间里,稻田里满是“沙沙”的割稻声和队员们的加油声。最终,“魅力家竹代表队”以脱粒稻谷61.8公斤的成绩夺冠,队员贾启成拿着奖品本地黑乌鸡,笑得合不拢嘴。
剥玉米比赛现场更是精彩。10名参赛选手双手翻飞,玉米粒纷纷落入篮中。“我平时在家就经常剥玉米,这点活儿难不倒我!”村民彭贵华手指灵活,5分钟内剥了6.5公斤玉米,成功夺得一等奖。捧着奖品,彭贵华笑着说:“今儿个靠‘老本行’拿了奖,真是荣誉感满满!”
田间赛事趣味多,文艺汇演添新彩。伴随《花开中国》的旋律翩翩起舞,裙摆翻飞间似朵朵鲜花绽放,展现着乡村魅力。郧西三弦《织女回乡》、歌曲《前门情思大碗茶》、舞蹈《赶上好日子》等节目轮番上演,将现场热闹的氛围推向了高潮。活动还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婚姻家庭、财产继承等内容,提高村民的安全意识。
郧西县土门镇文艺汇演现场观众如潮。 陈国东摄
“既有好看的节目,又有热闹的比赛,这一趟‘乡村游’来得太值了!”来自陕西省白河县的游客刘涛,一边拍手一边感慨乡村田园的美好。随着活动的尾声,观众们起立合唱歌曲《歌唱祖国》,手中挥舞着小国旗,嘹亮的歌声回荡在田园间,红色的旗帜与金黄的稻田相映,构成一幅动人的乡村振兴画卷。
歌扬田园庆“双节”,农特展销助增收。任家湾广场的农副产品展销区已热闹起来,三十余米长的展台上,饱满的核桃、包装精美的板桥豆干、晶莹剔透的红薯粉等农特产品整齐排列,吸引不少村民和游客驻足。“这是我们家自己种的冷水稻,煮出来的饭又香又糯,今天特意带了50多斤过来,刚摆好就卖了一半!”村民谈华伟一边给顾客装米,一边笑着说。
此次展销共涵盖农特产品、手工艺品等40多个品类,“不仅能让游客带走‘家竹味道’,更能帮村民拓宽销路,助力增收。”展销区负责人郭鹏介绍道。据统计,本次活动期间,农特产品展销、特色小吃及餐饮住宿等综合收入近20万元。
郧西县土门镇农特产品展销现场游人如织。 陈国东摄
土门镇将田园资源与农耕文化深度融合,把传统农业从“单一产粮”向“多元体验”延伸,不仅用趣味比赛激活农耕活力,吸引外来游客,而且用农特产品展销打通增收渠道。该镇依托星河绿色生态谷农文旅综合体,充分利用当地的优美环境和丰富的农业资源,既守住了“粮袋子”,又鼓起了“钱袋子”,让乡村振兴的步子迈得更稳健。
近年来,郧西县锚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全省绿色有机农产品输出地目标,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农业农村发展保持了良好势头。马头山羊种源保护、食用菌生产加工、名优水产苗种繁育、“菜篮子”供应、“郧七味”道地药材(药膳)生产加工“五大基地”加快建设。借助农业发展的“东风”,该县诚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已跻身省级外贸一体化领跑企业名单,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三农”动能。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