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陈双 熊磊)城市与人才同频共振,人才与城市共赴未来。9月15日至21日,以“古庸礼贤·才聚竹山”为主题的竹山人才周系列活动举行,以节日的最高礼遇向人才致敬,开启了一场“城”与“才”的双向奔赴,奏响了人才发展与竹山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的铿锵乐章。
这是一次人才与城市共融并进的生动展示
一座城市在人才心中的受欢迎度,折射出一座城市的魅力。在2025年引进高层次人才集中签约仪式上,24名新引进人才分享体会心得,印证了如今的竹山,正成为人才大有可为的沃土。
9月19日,9月19日,组织召开2025年引进高层次人才见面会,14家人才引进单位分管领导和24名新引进人才参加。通讯员供图
“通过半月来的亲身感受,我深深体会到了这座城市的温度与魅力:城虽小,但茂林修竹、山清水秀;巷虽小,但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一系列人才政策的倾斜,更让我深刻感受到了竹山县委、县政府对人才的重视,所以我有理由相信这是一片干事创业的沃土,在这里一定会有所作为,一定会发光发热。”引进到竹山县投资评审中心的副高级工程师程煜信心满满地说道。
而在会场外,是人才工作者遍访人才,鼓励创新、支持发展的热烈景象,35名人才工作者组成9个专班,走访企事业单位80余家,座谈引进高层次人才、优秀人才、重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等各类人才177人,收集意见建议30余条,现场解决20余条。
“我们没啥意见建议,扎根竹山15年了,竹山的环境很好,各部门对我们也很支持。作为一家生产菜籽油的企业,我们优先选择本地产的菜籽,哪怕价格会稍微贵一点儿,但也是尽自己的努力回馈竹山。”十堰市科技领军人才、湖北巴山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楼汉华说。
政策好、服务优、环境美……让竹山聚集人才的优势不断显现,吸引7000余名大学生来竹发展。在人才的加持下,竹山正锚定“一都四地”建设功能定位阔步向前,城市和人才共同成长、互相成就的局面已然形成。
这是一个人才与产业高效对接的良好平台
县委十五届十次全会围绕服务支点建设,聚焦世界绿松石之都、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地、省级文化旅游休闲康养地、省级轻工卫浴生产地、省级绿色农特产品加工地“一都四地”功能定位,明确要在产业能级、企业能级上聚力突破,培育壮大“两个千亿、三个百亿”产业集群,提出了未来五年全县经济总量要突破300亿元的目标。
9月15日,竹山县绿松石产业学院2025级新生开班典礼在县职业技术集团学校学术报告厅举行。通讯员供图
如何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依托“人才链”赋能“产业链”,构筑“产才融合”新高地?在本次人才周期间举办的“遍访人才”惠企政策宣讲会上,科技部门详细介绍了揭榜挂帅技术攻关科技项目支持办法,对企业有合作需求的企业,主动帮忙联系对接高校院所,助力企业提升科技研发能力与核心竞争力。人社部门聚焦重点产业技能人才需求,组织开展茶叶加工、缝纫等技能人才培训2200余人次,2025年新增茶叶加工、保育师、绿松石加工等中高级技能人才400余人。
创新产业人才培育模式,与中国地大、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成立竹山县绿松石产业学院,订单式培养产业人才,开办首饰设计与制作大专班、中专班,累计招生300余人,致力于培育“懂技术、会操作、能创新”的高素质人才,助力打造千亿绿松石产业发展集群。
此外,还有160余名科技特派员,进企业、下田间,开展科技培训、技术指导。一次次企业走访、一场场座谈交流,使高校资源、专家技术与竹山产业的需求进一步融合,为推动竹山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人才动能。
这是一场真金与真心共付的倾情邀约
一个地方人才事业的发展,首先看政策,其次看生态。本次人才周,竹山县深入落实财政金融协同服务科技创新政策措施13条,为全县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重点产业发放“知识价值信用贷”2.5278亿元,有效破解了企业研发投入、技术升级的资金瓶颈。
科技特派员深入茶园开展茶园管护技术指导。通讯员供图
优越的环境,才能让人才蔚起、事业兴旺。此次人才周活动,竹山县聚焦人才“医食住行”问题,全方位优化人才发展生态,举办以“关爱人才 守护健康”为主题的高层次人才健康关爱活动,84名高层次人才聆听健康知识讲座并接受免费健康体检。为32名新引进人才发放了人才公寓钥匙,并推出了引进高层次人才“安家竹山”购房奖补政策,切实让人才无后顾之忧。多举措服务人才就业创业。聚焦人才关注度较高的政策开展集中宣传,线上线下推送就业创业政策4期,惠及500余人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80万元。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如今,向着“两山”实践创新发展先行区迈进的竹山,正在以诚意引进人才、以心意留住人才、以创意挖掘人才,真正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