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李吉、肖业鹏)9月25日至26日,2025年十堰市初中历史学科教学实践研讨活动在东风第七中学举行。市教科院初中室主任周文,市教科院历史教研员张京梅,东风七中党委书记鲁荣章,党委副书记、校长何玉琳以及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出席活动,来自全市各县市区的历史教研员及骨干师资齐聚一堂,围绕历史学科教学提质与育人功能发挥展开深度研讨。
活动现场。通讯员 供图
鲁荣章在致辞中指出,历史学科是涵养家国情怀的重要载体,学校始终将学科建设与育人目标紧密结合,此次研讨活动为校际交流搭建了宝贵平台,期待通过思想碰撞推动历史教学创新发展。
市教科院周文主任发表讲话。他肯定了全体老师对今年中考历史学科的贡献,并从全省中考改革背景出发,明确了此次研讨的核心目标:立足新教材、新考情,破解教学难点,推动全市历史学科教学质量协同提升,为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培育筑牢基础。
9月25日下午,两场高质量公开课成为研讨活动的亮点。东风七中教师李夏执教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引导学生直观感受技术革新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凸显历史与现实的关联。阳光实验中学教师杨瑾带来的《辛亥革命》,则以历史人物事迹为线索,在史实梳理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激发学生历史思考。评课环节,张湾区教育教学服务中心历史教研员曹艳红老师高度肯定两节公开课在素养导向、学生主体、史料运用上的突出亮点:既精准落实唯物史观、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目标,又通过多样活动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
市初中历史教研员张京梅作了《2025年湖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十堰市历史学科质量分析报告》专题报告,她从试卷命题、学生答题情况等维度深入剖析,为后续教学提供数据支撑与改进建议。随后,张京梅以《把握新教材的变化,发挥教材育人功能》为题开展讲座,从政策与实践层面剖析两节公开课对“素养导向教学”的生动诠释,强调其为全市历史教学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范本。
在经验交流环节,十堰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陈正瑜、东风七中教师崔彦平、十堰市东风铁路学校朱端瑞分别结合教学实践分享心得,引发在场教师广泛共鸣。
此次研讨活动通过课堂示范、专家引领、经验共享的多元形式,明确了全市初中历史教学的优化方向。参会教师纷纷表示,将把研讨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以更精准的教学策略、更丰富的课堂形式,让历史学科真正成为涵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阵地。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