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襄阳分公司 > 十堰新闻 > 十堰滚动播报

竹溪县汇湾镇一片“金叶”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7日11:04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付延峰 李陶 刘地)金秋时节,走进竹溪县汇湾镇的万亩茶园,山上一垄垄茶树在秋风中舒展浓绿枝叶,管护人员正穿梭其间,修剪杂枝、松土护根的身影与漫山苍翠相映,山下大茶加工车间里,自动化生产线正全速运转,清鲜的茶香与工人们的交流声交织,一幅“山上护茶园、山下制大茶”的秋日劳作画卷徐徐展开。

工人们在茶园劳作。通讯员 供图

“现在正是茶园管护的关键期,把茶树照料好,明年春茶才能长得旺,车间里加工的大茶也不愁卖,我们在这儿做管护、盯生产,一天能挣200多块,日子踏实得很!”茶农王大娘看着刚制成的干叶,眼角眉梢都是笑意。

好茶叶源于好生态。竹溪县汇湾镇地处竹溪县核心茶区,坐拥高海拔生态禀赋,云雾缭绕的山间不仅孕育了“高山云雾出好茶”的天然优势,更沉淀着2000年种茶底蕴与1700年贡茶传承,“中国贡茶特色小镇”的金字招牌在此熠熠生辉。全镇7.5万亩茶园覆盖19个行政村,5万亩可采茶园如同绿色绸缎,成为当地百姓的“生态银行”与“致富靠山”。

无人机在茶园作业。通讯员 供图

生态是茶之魂,创新是业之基。汇湾镇秉持推动茶产业从“粗枝大叶”向“金枝玉叶”蝶变的理念,一方面,发展数字种植,茶业产业迈入信息化时代。引入5G环境监测设备实时感知土壤墒情,1.2万亩茶园实现机械化采摘与无人机施肥,联合农技专家推广生态防虫、有机施肥,确保每一片茶叶的绿色品质;另一方面,整合发展力量,茶叶产业加快标准化发展。通过推广集约化联作,整合52家合作社、35个生产车间,大力培育贞富、神龙溪、雲端臻等龙头主体,健全贯彻标准体系,推行统一种植、统一标准、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六统一”服务管理,破解传统散户种植“品质不均、销路不畅”难题,更通过技术突破,将昔日修剪丢弃的“粗枝大叶”深加工成醇厚回甘的大宗茶产品,让“废料”变“珍宝”,2024年全镇茶叶产值突破2.3亿元。 

夕阳与茶园相映成景。通讯员 供图

“产业的发展成果最终要惠及百姓,我们通过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利益联结模式,带动村民土地流转收租金、基地务工挣薪金、年底分红得股金、产业奖补享奖金,让更多村民端稳‘茶叶饭’。”汇湾镇党委书记曹操说道。据统计,该模式已带动全镇茶农人均增收超3000元。

游客品尝新式茶饮。通讯员 供图

以茶为媒,更让“老贡茶”焕发新活力。近期,小河口茶旅融合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新建的茶吧已投入使用。“我们借助贡茶文化和茶山风光,开发了茶叶交易市场、茶主题民宿等丰富场景,把游客流量转化为产业增量。”曹书记介绍道,“同时,通过延伸产业链,将茶叶消费嵌入年轻人高频生活场景,塑造年轻化IP,让旅游吸引力大大增强。”在梅子泡泡奶茶店,以汇湾贡茶为基底研发的金奖梅子红、非遗梅子绿云顶等新式茶饮,成功打开了年轻消费市场,为传统茶产业开辟出新的价值增长空间,而茶艺师身着传统服饰演示的“高冲低斟”技艺,古贡源非遗大漆工坊开放的茶具制作体验,茶香排骨、茶叶炒饭等特色茶餐,更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茶文化的独特魅力。今年8月茶叶交易市场开街首日便接待游客超2000人次,真正实现了让“一片叶子”既引客来、更留客住。

从传统种植到智慧赋能,从单一卖茶到茶旅融合,汇湾这片“金叶子”,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依托着不断的创新,浸润着自然的馈赠,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正闪耀着生态富民、绿色崛起的希望之光。

【责任编辑:雷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