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夏敏)10月21日,省科技厅在十堰组织召开“湖北省丹江口人工影响天气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专家论证会。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杜耘等9名专家,省气象局、市科技局、市气象局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前,与会领导及专家组一行到武当山机场考察新舟60
高性能人影飞机、郧阳主站人影地基综合探测设备和市气象局配套设施及业务平台。
论证会上,专家组听取了“湖北省丹江口人工影响天气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方案汇报,对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战略意义、功能定位、建设基础、重点任务和规划发展目标等进行充分论证和质询,对领域定位方向、长期运行管理和增强科研贡献等提出意见建议。专家组一致认为,湖北省丹江口流域人工影响天气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符合湖北科技条件保障平台布局要求,基础建设条件优越,建设方案任务明确目标合理,协作共建有力、稳定运行有保障,同意通过论证,建议启动建设。省气象局、市气象局等建设单位作表态发言。
省科技厅对该市重视支持建设科技条件保障平台给予肯定,强调此次论证建设的人工影响天气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承载着特殊而重要的使命,从应对极端干旱时的跨区域人工增雨作业,到汛期精准气象服务助力水库错峰防洪,气象科技成为保障“一渠清水永续北送”的关键支撑。要求加强野外观测数据、强化基础科研、聚焦问题科学定位、促进开放合作,坚持高目标高标准建设,产出高价值的研究成果。
据悉,省丹江口人工影响天气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作为国内人工影响天气学科的重要研究基地,立足丹江口库区气候与生态特点,聚焦人工增雨补水、灾害防控、生态监测等核心需求,解决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及生态效应研究中存在的重大气象科学问题,从被动防御到主动干预消除致灾分子,提升防灾减灾和长期科学研究能力,建立同类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规范与标准,将有效提升对地域云水资源的精准调控能力,为缓解旱情、增加水库库容、降低森林火险等级提供科学支撑,让“补水增容”更精准、“防灾保渠”更有力。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