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襄阳分公司 > 十堰新闻 > 十堰滚动播报

十堰郧西县关防乡一线协商护资产 精耕细作筑牢乡村振兴“压舱石”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7日17:03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邹山琳 樊鑫)“资产管护咋分工、收益咋分配,咱老百姓能说话、能参与,这心里踏实!”关防乡沙沟村村民祝和顺,在“一线协商+三资管理”户主会上直言感受。近年,关防乡将“一线协商”融入扶贫资产管护全流程,以“协商聚共识、管护提效益”为核心,构建“底数清、责任明、运营好、监管严”的精细化体系,让扶贫资产成为乡村振兴的“硬支撑”。

一线协商护资产。 通讯员 供图

摸清资产底数,协商先破“糊涂账”。起初梳理脱贫攻坚以来的产业、基建、公益资产时,部分村民对资产归属、运营存疑。乡政协工作站牵头,把协商会开在村头院坝,组织乡财政、农业农村部门人员与村民代表围坐议事,逐一明确光伏电站、道路等资产的产权、投资金额;针对“电子台账咋建才清楚”,采纳村民“一物一码、扫码查信息”的建议,最终建成清晰可查的资产电子台账,同步通过协商敲定乡、村、组三级管护责任,签订责任书,解决“谁来管”的争议。

分类运营资产,协商破解“差异化难题”。面对经营性与公益性资产管护分歧,关防乡召开专题协商会:针对光伏电站、香菇大棚等经营性资产,村民代表、企业方、村集体围绕“咋运营、收益咋分”讨论,最终达成“引入专业团队+收益优先壮大村集体、帮扶困难群众”的共识;针对道路、水利等公益性资产,结合村民反映的“巡查不及时”问题,协商确定“每月一次村民代表参与的联合巡查”机制,及时解决设施老化、损坏问题。

强化监管效能,协商织密“监督网”。在搭建监管平台时,乡政协工作站收集到“线上监测看不懂、线下监督没渠道”的意见,随即组织乡纪委、财政部门与村民代表协商。线上简化数据展示界面,让村民能直观查看资产运营动态;线下明确专项督查组定期检查,同时采纳村民建议,公布举报电话、设立村级监督岗,让群众从“旁观者”变成“监督员”,对管护不力问题共同监督追责。

如今,关防乡的光伏电站稳定输出收益,硬化道路畅通乡村脉络,产业基地带动增收。该乡将持续以“一线协商”优化管护机制,让每一笔扶贫资产都成为产业兴旺、民生改善的“压舱石”。

【责任编辑:雷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