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程平 蔡鑫洋)金秋十月,层林尽染,湖北省竹山县潘口一级路对面的荒山之上,机械轰鸣,人影穿梭。县林业局组织施工队正利用挖机精准打窝,栽下女贞、侧柏等优质绿化苗木。这并非一次普通的植树活动,而是竹山县森林可持续经营项目中“天窗”补植补造的一场以科学为笔、以生态为纸,精心描绘的绿色发展新图景。
植树活动现场。通讯员 供图
据县林业局天然林保护股负责人李茂安介绍,此次森林可持续经营项目覆盖潘口乡、溢水镇、竹坪乡、得胜镇、官渡镇及天堂林场、白玉垭林场,总面积达26300亩。项目摒弃“重栽轻管”的粗放模式,坚持“科学规划、精准实施”原则,以中幼龄林抚育间伐为主,辅以针对性补植补造。通过合理调整林分密度、清除干扰木、科学修枝、祛除藤蔓等举措,不仅提升林木生长量和林地生产力,更推动森林结构向“珍贵化、大径化、复层化、持续化”转型,构建高品质、多功能、可持续的森林生态系统。
植树活动现场。通讯员 供图
为确保项目落地见效,县林业局在施工前开展了系统培训,围绕项目实施流程、样地监测技术、落地上图规范等关键环节进行深入讲解与答疑,明确任务分工、质量标准、安全要求和技术要点。从目标树的精准选择到苗木的适地适树,从“天窗”位置的精准识别到补植苗木的科学配置,每一步都体现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彰显着林业工作者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与敬畏。
植树活动现场。通讯员 供图
当前,全县各乡镇、林场正掀起森林可持续经营热潮。在溢水镇,抚育间伐让中龄林焕发新生;在天堂林场,补植补造让退化林地重披绿装;在官渡镇,复层异龄混交林的构建初见成效……一片片森林在科学经营中重获生机,不仅筑牢了秦巴山腹地的生态屏障,也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碳汇增汇提供坚实支撑。
植树活动现场。通讯员 供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竹山县以森林可持续经营为抓手,将生态修复与产业发展、民生改善有机融合,走出一条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共赢的绿色发展之路。未来,随着项目持续推进,26300亩林地将不仅是风景,更是生态资产;不仅是今日的绿意,更是明日的希望。
植树活动现场。通讯员 供图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