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李渊)近日,中石化湖北十堰石油分公司白浪油库职工创新工作,用小成本解决大隐患。油库副主任田永带领“职工创新工作室”的维修团队,自主成功修复了关键的油气回收装置,仅花费不到一元,不仅保障了油库的安全环保运行,更避免了因厂家跨区域维修可能产生的高额费用,以实干担当诠释了“降本增效”的深刻内涵。

职工修复油气回收装置,通讯员供图
“瘫痪”的设备与高昂的维修单
事情源于油库核心环保设备——油气回收装置的一次突发故障。该装置是油库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的关键,一旦“罢工”,不仅存在安全隐患,更影响环保管理的依法合规。设备控制系统出现异常,中控室持续产生报警,无法正常启动。
若按常规流程,需立即联系设备生产厂家。然而,厂家远在外地,仅工程师的差旅、食宿费用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加上高昂的维修工时费和配件费,初步预估维修成本将高达数千元。同时,等待工程师上门的时间周期,也意味着设备将处于更长的“带病”停滞状态,油库付油设施将大面积“停摆”。

“我们自己干!”创新工作室主动请缨
面对这道难题,白浪油库副主任师、同时也是油库“职工创新工作室”带头人的田永站了出来。“总依赖‘外援’不是办法,我们要试试自己能不能‘诊断’并‘治好’它!”他迅速召集创新工作室的技术骨干,成立了临时攻关小组。
田永深知,这支通过创新工作室平台长期培养、在一次次小型技改和维修实战中成长起来的队伍,具备解决问题的潜力。他们查阅图纸、分析电路、比对参数,对装置进行了全面“体检”。
精准“把脉”,几十元“药到病除”
经过连续数小时的细致排查和反复测试,攻关小组最终将故障点精准锁定在控制电动阀门的一个小小的保险管。正是这个价值仅不到一元的零部件“罢工”,导致了整套装置的运行指令无法有效传递。
病因找到,药方就简单了。维修人员迅速采购了同型号的保险管进行更换。当崭新的零件安装到位,启动按钮被按下的一刹那,油气回收装置发出了熟悉的平稳运行声——设备恢复正常!
从故障判断到成功修复,全部由油库内部力量完成,总花费仅仅是一个价值不到一元的小零件。
小投入见大成效,人才培养结硕果
“这次成功的自主维修,其意义远不止节省了几千元费用。”田永深有感触地说,“它首先及时消除了一个重大的安全环保隐患,确保了油库的本质安全。更重要的是,它极大地锻炼了我们的维修队伍,证明了我们通过‘职工创新工作室’培养人才、提升自主维修能力的路径是正确的。”
白浪油库负责人表示,田永及其创新工作室的这次实践,是油库深化精细管理、大力推行降本增效的生动缩影。“小成本解决大隐患”的背后,是员工主人翁意识的增强和专业技能的提升。油库将继续依托创新工作室等平台,鼓励员工立足岗位,从小处着手,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将降本增效落到实处,为企业安全绿色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的内生动力。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