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马骊 杨健)近日,笔者从十堰市发改委获悉,2025年以来,该部门开展“穿透式比对精准识别串通投标行为”试点改革,通过数据、机制、管理、技术“四维穿透”,有效提升监管精准性与实效性,为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总结有益经验。
数据穿透+机制协同,构建闭环治理新格局
建立“三清单”比对机制,对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审批备案项目、施工许可证信息进行定期交叉比对,聚焦IP地址、MAC地址、文件识别码、计价软件代码等关键电子数据,结合企业股权关联、人员重叠等信息,精准识别投标行为异常主体。
在机制层面,打破部门壁垒,建立由发改部门牵头,公安、财政、资建、住新、交通、水利等多方参与的协同联动体系,推动行政、刑事、纪律监督有机衔接,形成“数据采集—分析研判—线索移交—联合处置—结果反馈—信用惩戒”的闭环流程,实现对串通投标行为的系统化治理。
管理强化+技术赋能,提升智慧监管能力
压实招标人主体责任,推行招标计划提前发布、招标文件公平竞争审查,深化“评定分离”改革,建立健全定标内控机制。同时,加强评标专家和招标代理机构动态管理,全面推行“一标一评”,提升评标透明度和公信力。
在技术层面,灵活运用数据分析工具,通过SQL数据库查询、Python脚本处理、Excel高级功能等进行数据清洗、聚合与关联分析,初步构建起数据驱动的智慧监管模式,实现对串标行为的早期识别和风险预警。
目前,这项改革仍在持续推进中。通过机制创新与方法整合,十堰市正在逐步完善穿透式监管工作体系,致力于实现从被动响应到主动发现的监管转型。这一探索为精准识别串通投标行为提供了有价值的实践参考,相关工作机制和方法也在实践中持续完善。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