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聂香)近日,曾都区法院何店人民法庭以“座谈破冰、握手言和、高效履行”三步调解法,成功化解一起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以高效、便民的司法服务赢得当事人赞誉。
原告满某某与被告李某某、某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随州市分公司(以下简称“保险公司”)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案,被告李某某驾驶一辆轻型厢式货车与满某某驾驶的小型汽车发生相撞,造成双方车辆受损及原告满某某受伤。经交警部门认定,被告李某某承担此次交通事故的全部责任,原告满某某不承担责任。李某某驾驶的轻型厢式货车在被告保险公司处投有交强险和商业险。原告就本案的损失与被告多次协商未果,为维护其合法权益,特向本院提出诉讼,请求赔偿原告各项损失8万余元。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迅速组织原告满某某、被告李某某及保险公司三方座谈。调解初期,双方因赔偿金额分歧较大,互不相让。法官以“破冰”为切入点,引导保险公司详细说明交强险、商业险赔付范围及标准,同时耐心听取满某某陈述治疗经过与经济压力。通过“面对面”释法明理,法官从法律角度分析责任划分与赔偿依据,并结合医疗票据、鉴定报告等证据,明确争议焦点。保险公司主动提出优化赔付方案,满某某也逐渐放下抵触情绪,为后续协商奠定信任基础。
针对双方对赔偿金额的心理预期差距,法官采取“背靠背”沟通策略,一方面向保险公司强调“应赔尽赔”的企业责任,提示诉讼可能带来的成本与信誉风险;另一方面,劝导满某某理性评估诉求,避免因诉讼拖延影响治疗与生活。经过多轮磋商,双方最终各退一步:保险公司同意在核定范围内提高赔付额度至6万元,满某某自愿放弃其他诉求。双方签订调解协议,握手言和。协议签署后,承办法官全程跟踪履行进展,督促保险公司在15日内完成赔付款项。
近年来,何店人民法庭针对交通事故案件特点,建立“快立、快调、快结”机制,通过“一站式”司法服务减少当事人诉累;同时,联合村社、司法所、保险机构构建多元解纷网络,推动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这种高效、低成本的解纷模式,既保障了群众合法权益,又为企业减轻了涉诉负担,为辖区营商环境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