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图片

三千名江洲儿女返乡战洪记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14日14:30 来源: 新华网

7月13日,在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江新洲的防洪大堤上,防汛人员在搬运沙袋加固堤坝(无人机照片)。 受强降雨和上游来水影响,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江新洲水位持续上涨,当地镇村干部紧急投入抗洪抢险中。日前,江新洲江洲镇发出了《致江洲在外乡亲的一封信》,呼吁在外的父老乡亲返乡支援抗洪保卫家园。目前已有近三千名江洲儿女返回江洲,防汛队伍进一步壮大。 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7月13日,杨世文(左)、杨世友兄弟俩在他们负责的坝段巡查。 兄弟俩目前在福建泉州工作,他们自驾回家,并带来了价值一万多元的防汛物资,“我们俩在这里长大,一草一木都有感情,必须回来。”杨世文说。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7月13日,杨世文(左)、杨世友兄弟俩在他们负责的坝段巡查。 兄弟俩目前在福建泉州工作,他们自驾回家,并带来了价值一万多元的防汛物资,“我们俩在这里长大,一草一木都有感情,必须回来。”杨世文说。 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7月13日,在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江新洲的防洪大堤上,22岁的熊朝剑(右)和28岁的徐冬冬在搬运沙袋加固堤坝。 他们目前都在九江市区工作生活,看到了《致江洲在外乡亲的一封信》后立即返乡参与防汛工作。 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7月13日,在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江新洲的防洪大堤上,22岁的熊朝剑(左)和28岁的徐冬冬在装沙袋。 他们目前都在九江市区工作生活,看到了《致江洲在外乡亲的一封信》后立即返乡参与防汛工作。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7月13日,在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江新洲的126防汛哨所,张洋(右)和黄傲一起搬运刚装好的沙袋。 他们俩从小到大都是同学,目前都在九江市区工作,自从返乡参与防汛后,就被分配到了126防汛哨所,平时负责装填、搬运沙袋,巡查大堤等工作。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7月13日,在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江新洲的126防汛哨所,张洋(左)和黄傲一起巡查堤坝,踩实没有压紧的沙袋。 他们俩从小到大都是同学,目前都在九江市区工作,自从返乡参与防汛后,就被分配到了126防汛哨所,平时负责装填、搬运沙袋,巡查大堤等工作。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7月13日,在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江新洲的防洪大堤上,55岁的周香枝在搬运沙袋。 她是江新洲上蔡洲村人,在外务工多年,在九江市区安了家,此次是专门返乡参与防汛工作。 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7月13日,在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江新洲的防洪大堤上,55岁的周香枝(左一)和村民们一起装填沙袋。 她是江新洲上蔡洲村人,在外务工多年,在九江市区安了家,此次是专门返乡参与防汛工作。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7月13日,在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江新洲的防洪大堤上,41岁的吴锦梁在搬运沙袋。 吴锦梁是江新洲上蔡洲村人,家安在了九江市区,此次看到了《致江洲在外乡亲的一封信》后立即返乡参与防汛工作。 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7月13日,在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江新洲的防洪大堤上,42岁的蔡锦祥在搬运沙袋加固大堤。 蔡锦祥是江新洲上蔡洲村人,家安在了九江市区,此次看到了《致江洲在外乡亲的一封信》后立即返乡参与防汛工作。 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7月13日,在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江新洲江洲镇前埂村,36岁的张选多在搬运清点当日运到的防汛物资。张选多从小在江新洲长大,目前在九江市做生意,返乡参与防汛工作后,村里让他负责搬运清点防汛物资。 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责任编辑:邓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