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在莆田市湄洲岛,妈祖金身起驾准备绕境巡安。 当日,纪念妈祖羽化升天1033周年暨妈祖金身绕境巡安湄洲岛活动在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拉开帷幕,前来湄洲岛参加活动的莆田、泉州、宁德、广东潮阳、普宁和美国、菲律宾、新加坡、泰国等各地妈祖宫庙带来了独具地方特色的阵头表演。 妈祖原名林默,是北宋时期生活在湄洲岛的一名奇女子,以扶危济困闻名乡里,后因救人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岛上渔民自发立庙,将其奉为护佑出海平安的神灵。后来,妈祖文化随华侨华人脚步传播到世界各地。2009年,妈祖信俗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10月25日,在莆田市湄洲岛,妈祖金身绕境巡安。 当日,纪念妈祖羽化升天1033周年暨妈祖金身绕境巡安湄洲岛活动在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拉开帷幕,前来湄洲岛参加活动的莆田、泉州、宁德、广东潮阳、普宁和美国、菲律宾、新加坡、泰国等各地妈祖宫庙带来了独具地方特色的阵头表演。 妈祖原名林默,是北宋时期生活在湄洲岛的一名奇女子,以扶危济困闻名乡里,后因救人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岛上渔民自发立庙,将其奉为护佑出海平安的神灵。后来,妈祖文化随华侨华人脚步传播到世界各地。2009年,妈祖信俗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10月25日,妈祖金身在莆田市湄洲岛上巡安布福。 当日,纪念妈祖羽化升天1033周年暨妈祖金身绕境巡安湄洲岛活动在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拉开帷幕,前来湄洲岛参加活动的莆田、泉州、宁德、广东潮阳、普宁和美国、菲律宾、新加坡、泰国等各地妈祖宫庙带来了独具地方特色的阵头表演。 妈祖原名林默,是北宋时期生活在湄洲岛的一名奇女子,以扶危济困闻名乡里,后因救人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岛上渔民自发立庙,将其奉为护佑出海平安的神灵。后来,妈祖文化随华侨华人脚步传播到世界各地。2009年,妈祖信俗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10月25日,在莆田市湄洲岛,信众跟随妈祖金身绕境巡安。 当日,纪念妈祖羽化升天1033周年暨妈祖金身绕境巡安湄洲岛活动在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拉开帷幕,前来湄洲岛参加活动的莆田、泉州、宁德、广东潮阳、普宁和美国、菲律宾、新加坡、泰国等各地妈祖宫庙带来了独具地方特色的阵头表演。 妈祖原名林默,是北宋时期生活在湄洲岛的一名奇女子,以扶危济困闻名乡里,后因救人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岛上渔民自发立庙,将其奉为护佑出海平安的神灵。后来,妈祖文化随华侨华人脚步传播到世界各地。2009年,妈祖信俗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10月25日,在莆田市湄洲岛妈祖祖庙广场,来自广东的妈祖信众带来了独具地方特色的阵头表演。 当日,纪念妈祖羽化升天1033周年暨妈祖金身绕境巡安湄洲岛活动在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拉开帷幕,前来湄洲岛参加活动的莆田、泉州、宁德、广东潮阳、普宁和美国、菲律宾、新加坡、泰国等各地妈祖宫庙带来了独具地方特色的阵头表演。 妈祖原名林默,是北宋时期生活在湄洲岛的一名奇女子,以扶危济困闻名乡里,后因救人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岛上渔民自发立庙,将其奉为护佑出海平安的神灵。后来,妈祖文化随华侨华人脚步传播到世界各地。2009年,妈祖信俗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10月25日,在莆田市湄洲岛祖庙广场,结合了电音和闽南传统民俗的电音三太子在表演。 当日,纪念妈祖羽化升天1033周年暨妈祖金身绕境巡安湄洲岛活动在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拉开帷幕,前来湄洲岛参加活动的莆田、泉州、宁德、广东潮阳、普宁和美国、菲律宾、新加坡、泰国等各地妈祖宫庙带来了独具地方特色的阵头表演。 妈祖原名林默,是北宋时期生活在湄洲岛的一名奇女子,以扶危济困闻名乡里,后因救人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岛上渔民自发立庙,将其奉为护佑出海平安的神灵。后来,妈祖文化随华侨华人脚步传播到世界各地。2009年,妈祖信俗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